“閑心遠作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心遠作愁”全詩
未事冥難測,閑心遠作愁。
亂山高下碧,煙靄淡浮浮。
分類:
《立秋夕作》何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秋夕作》是元代詩人何中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只覺焦原苦,何時沛澤流?
夕風微微傳來響,古木隱藏秋。
未知事情難以預測,閑情遠處生愁。
混亂的山巒高低青翠,煙霧輕飄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立秋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迷茫。詩人感覺到焦原(指旱地)的苦痛,希望沛澤(指水源)能夠流淌出來滋潤干渴的土地。夕風微微傳來響聲,暗示著秋天的到來。古木隱藏在黑暗中,象征著秋天的降臨。詩人感到無法預測未來的事情,空閑的心情引發了遙遠的憂愁。山巒交錯,顏色青翠欲滴,煙霧輕飄飄,給人以虛幻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迷惘。焦原和沛澤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對干旱和渴望水源的焦慮之情。夕風微微傳來的響聲和古木隱藏的秋意,為詩詞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和憂郁情調。詩人的閑心遠作愁,折射出他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山巒的高低交錯和煙霧的飄渺感,給人以一種幻境般的感覺,使整首詩詞更具藝術性和意境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立秋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迷茫。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未來的憂慮和無奈,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整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給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間。
“閑心遠作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qiū xī zuò
立秋夕作
dàn jué jiāo yuán kǔ, hé dāng pèi zé liú? xī fēng wēi bào xiǎng, gǔ mù àn cáng qiū.
但覺焦原苦,何當沛澤流?夕風微報響,古木暗藏秋。
wèi shì míng nán cè, xián xīn yuǎn zuò chóu.
未事冥難測,閑心遠作愁。
luàn shān gāo xià bì, yān ǎi dàn fú fú.
亂山高下碧,煙靄淡浮浮。
“閑心遠作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