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逾越巂左蓬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右逾越巂左蓬壺”全詩
斷石云屯山擁蜀,驚濤雪立海吞吳。
蟠桃有實來青鳥,若木無枝駐赤烏。
秦漢經營人盡去,獨留形勝在寰區。
分類:
《長江萬里圖》丁鶴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江萬里圖》是元代詩人丁鶴年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長江萬里圖》
右逾越巂左蓬壺,
萬里提封入壯圖。
斷石云屯山擁蜀,
驚濤雪立海吞吳。
蟠桃有實來青鳥,
若木無枝駐赤烏。
秦漢經營人盡去,
獨留形勝在寰區。
譯文:
向右越過巂州,向左進入蓬壺,
萬里江河蜿蜒入壯麗的圖景。
斷石如云屹立山中,環抱著蜀地,
驚濤如雪立在海上,吞沒了吳地。
蟠桃樹結實迎來青鳥,
若木無枝停駐紅烏。
秦漢時期的人們已經離去,
只留下壯麗景色在這個世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長江為主題,描繪了長江壯麗的景觀和歷史的變遷。詩人通過描繪巂州和蓬壺兩個地名,表達了長江蜿蜒曲折的形態。長江作為中國最長的河流,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被詩人稱為"萬里提封入壯圖",突顯了長江壯美的景色和重要性。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長江兩岸的地勢和自然景觀。"斷石云屯山擁蜀"描述了山石環抱著蜀地,云霧繚繞在其間。"驚濤雪立海吞吳"形容了長江入海口的浩渺景象,波濤如雪,吞沒了吳地。通過這兩句描寫,詩人展現了長江兩岸壯麗的自然景觀。
接下來的兩句以蟠桃和青鳥、若木和赤烏作對比。蟠桃象征著長江兩岸的豐收和繁榮,而青鳥則是喜慶的象征。而若木無枝和駐赤烏則形成了對比,暗示著長江兩岸不同的景象和命運。
最后兩句表達了歷史的變遷。"秦漢經營人盡去"指的是秦漢時期的人們已經離去,他們曾經經營和開拓過這片土地。"獨留形勝在寰區"表明盡管人們離去,但長江壯麗的景色依然存在,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風景。
整首詩以長江為背景,通過描繪長江的自然景觀和歷史變遷,展示了長江的壯美和獨特之處。同時,詩中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讓讀者感受到長江的壯麗和歷史的厚重。
“右逾越巂左蓬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jiāng wàn lǐ tú
長江萬里圖
yòu yú yuè guī zuǒ péng hú, wàn lǐ tí fēng rù zhuàng tú.
右逾越巂左蓬壺,萬里提封入壯圖。
duàn shí yún tún shān yōng shǔ, jīng tāo xuě lì hǎi tūn wú.
斷石云屯山擁蜀,驚濤雪立海吞吳。
pán táo yǒu shí lái qīng niǎo, ruò mù wú zhī zhù chì wū.
蟠桃有實來青鳥,若木無枝駐赤烏。
qín hàn jīng yíng rén jǐn qù, dú liú xíng shèng zài huán qū.
秦漢經營人盡去,獨留形勝在寰區。
“右逾越巂左蓬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