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煙已斷燈花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爐煙已斷燈花落”全詩
爐煙已斷燈花落,喚起山僧看月明。
分類:
《宿焦山上方》郭天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焦山上方》是元代詩人郭天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揚子江頭風浪平,
焦山寺里晚鐘鳴。
爐煙已斷燈花落,
喚起山僧看月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時期的一幅寧靜夜景。詩人描述了揚子江畔的風平浪靜,焦山寺內晚鐘悠然鳴響的場景。爐煙已經散盡,燈花也謝落,此時詩人喚醒山中的僧人一同觀賞明亮的月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安靜而寧謐的夜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情感表達。詩中的"揚子江頭風浪平"表達了江面上的平靜和寧和,風浪不翻,給人以安穩之感。"焦山寺里晚鐘鳴"則展現了山寺中晚間鐘聲的悠揚,增添了一份莊嚴肅穆的氛圍。
接著,詩人描述了爐煙已經散盡,燈花也謝落的景象。爐煙和燈花是象征人世間的煩惱和浮華,它們的消逝意味著離塵脫俗。這一描寫暗示了詩人追求心靈的凈化和超脫塵世的愿望。
最后兩句"喚起山僧看月明",詩人借夜色和明亮的月光來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境界的追求。喚起山僧看月明,是希望把這份美好與他人分享,同時也代表了詩人自身對境界和心靈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描寫,表現了元代詩人郭天錫對寧靜夜景的獨到感悟和對自然、心靈境界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詩人傳達了對寧靜與超脫的向往,體現了元代詩歌的典型特征。
“爐煙已斷燈花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jiāo shān shàng fāng
宿焦山上方
yáng zǐ jiāng tóu fēng làng píng, jiāo shān sì lǐ wǎn zhōng míng.
揚子江頭風浪平,焦山寺里晚鐘鳴。
lú yān yǐ duàn dēng huā luò, huàn qǐ shān sēng kàn yuè míng.
爐煙已斷燈花落,喚起山僧看月明。
“爐煙已斷燈花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