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歸慰父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歸慰父母”全詩
城中良家子,半是南征夫。
或從張都護,或屬李輕車。
道傍別妻子,泣下如迸珠。
自非英雄具,孰使禍亂除。
戎馬暗中國,游子將何趨?君歸慰父母,繄我獨何如。
分類:
《送強彥栗歸吳》陳秀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強彥栗歸吳》是元代陳秀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薊門秋月白,
城頭夜啼烏。
城中良家子,
半是南征夫。
或從張都護,
或屬李輕車。
道傍別妻子,
泣下如迸珠。
自非英雄具,
孰使禍亂除。
戎馬暗中國,
游子將何趨?
君歸慰父母,
繄我獨何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詩人描述了秋天薊門下潔白的月光和城頭上哭泣的烏鴉,以及城中良家子弟中有一半是南征的士兵。這些士兵或隨從張都護,或隸屬于李輕車。在離別的道路旁,妻子們淚如珠子般不停流淌。詩人表示,雖然這些士兵并非英雄,但他們為了消除禍亂而戎馬奔波于國家之間,離鄉背井的游子們將何去何從呢?他希望這位歸來的士兵能夠安慰自己的父母,而他自己卻不知道將如何獨自面對離別與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和表達離別的思念之情,展現了士兵與家人之間的牽掛和無奈。薊門秋夜的月光和哭泣的烏鴉,為詩詞營造了一種陰郁而凄涼的氛圍。城中的良家子弟被動地參與南征,他們的離別不僅帶來痛苦和眼淚,更凸顯了戰亂時期家庭的分離與困境。
詩中的張都護和李輕車代表了士兵的身份,他們帶領著這些離鄉背井的年輕人遠離家人,踏上危險的征途。詩人在描述妻子們的離別時,用淚下如迸珠來形容她們的傷心和痛苦,這種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她們內心的悲痛和無奈。
詩詞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的獨自離別之苦,他不知道自己將如何面對離別和思念,與士兵們相比他更加無助和孤單。整首詩以離別和思念為主題,通過描述具體的情景和情感,抒發了詩人對戰亂時期家庭困境的思考和關切。
“君歸慰父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iáng yàn lì guī wú
送強彥栗歸吳
jì mén qiū yuè bái, chéng tóu yè tí wū.
薊門秋月白,城頭夜啼烏。
chéng zhōng liáng jiā zǐ, bàn shì nán zhēng fū.
城中良家子,半是南征夫。
huò cóng zhāng dū hù, huò shǔ lǐ qīng chē.
或從張都護,或屬李輕車。
dào bàng bié qī zǐ, qì xià rú bèng zhū.
道傍別妻子,泣下如迸珠。
zì fēi yīng xióng jù, shú shǐ huò luàn chú.
自非英雄具,孰使禍亂除。
róng mǎ àn zhōng guó, yóu zǐ jiāng hé qū? jūn guī wèi fù mǔ, yī wǒ dú hé rú.
戎馬暗中國,游子將何趨?君歸慰父母,繄我獨何如。
“君歸慰父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