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畏洞庭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畏洞庭晚”全詩
砌亦朱華冒,簾常綠蘚侵。
園香三夜雨,雁過一城砧。
已畏洞庭晚,休添楚客吟。
分類:
《秋日》蔡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
楓疏映天遠,
草蔓護門深。
砌亦朱華冒,
簾常綠蘚侵。
園香三夜雨,
雁過一城砧。
已畏洞庭晚,
休添楚客吟。
中文譯文:
秋日,楓樹稀疏地映照在遙遠的天空,
草蔓茂盛地保護著門前深處。
石砌也被朱華所掩蓋,
簾幕經常被綠苔侵蝕。
花園的香氣隨著連綿三夜的秋雨,
雁群飛過城市的砧聲。
我已因為擔心洞庭湖的夜晚而感到恐懼,
不再增添楚地客人的吟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中的描述鮮明而細膩,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秋日的景色和氛圍。
詩的第一句“楓疏映天遠”,通過描繪楓樹稀疏的景象,表現了秋天樹葉逐漸凋零的情景,同時楓葉在遙遠天空的映照下,給人以廣闊的感覺。
第二句“草蔓護門深”,描述了長滿草蔓的景象,形象地表現了草地的茂盛,同時草蔓像是在保護著門前的空間,給人以溫馨和安全的感覺。
第三句“砌亦朱華冒”,通過朱華覆蓋在石砌上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豐收景象,也表達了作者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第四句“簾常綠蘚侵”,以簾幕上綠苔侵蝕的形象,表現了草木逐漸蔓延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
第五句“園香三夜雨”,通過描繪連綿三夜的秋雨,表現了花園中芬芳的氣息,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第六句“雁過一城砧”,通過描繪雁群飛過城市時砧聲的鳴叫,給人以秋天的感覺,也暗示了季節的轉換和遷徙的景象。
最后兩句“已畏洞庭晚,休添楚客吟”,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夜晚的恐懼之情,也暗示了詩人不愿再增加楚地客人的吟唱聲,可能是因為害怕夜晚的孤寂和寒冷。
整首詩以秋日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和內心的情感。讀者在賞析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秋天的變化、自然的美麗以及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季節更迭的思考與感慨。
“已畏洞庭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秋日
fēng shū yìng tiān yuǎn, cǎo màn hù mén shēn.
楓疏映天遠,草蔓護門深。
qì yì zhū huá mào, lián cháng lǜ xiǎn qīn.
砌亦朱華冒,簾常綠蘚侵。
yuán xiāng sān yè yǔ, yàn guò yī chéng zhēn.
園香三夜雨,雁過一城砧。
yǐ wèi dòng tíng wǎn, xiū tiān chǔ kè yín.
已畏洞庭晚,休添楚客吟。
“已畏洞庭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