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然枯木復乘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飄然枯木復乘流”全詩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閑良夜金波里。
此時漢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驚城舍嚴官府,那識天孫遇河鼓。
云階月地難久留,飄然枯木復乘流。
歸來不問成都卜,肯信身親見女牛。
從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漢清可度。
帝子英靈空有人,千秋別淚自沾巾。
可憐匹練高樓色,年年愁殺問津人。
分類:
《七夕公宴詩 賦得博望槎》陳邦瞻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公宴詩 賦得博望槎》是明代陳邦瞻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七夕節時的景象,表達了主人公對于天孫與牽牛相會的神話故事的向往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梧桐聲脫秋聲起,
迢迢秋色澹如水。
天上佳期玉露中,
人閑良夜金波里。
在梧桐樹的聲音中,秋天的聲音逐漸消退,
廣袤的秋色如水般淡然。
天上的美好時光正藏于玉露之中,
人們在寧靜的夜晚,沐浴在金色的波光中。
此時漢使向河源,
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驚城舍嚴官府,
那識天孫遇河鼓。
此時,漢使正往河源前行,
這個夜晚他們乘坐槎船闖入斗垣。
只是驚動了城舍和嚴官府,
卻沒有人意識到這是天孫與牽牛相會的征兆。
云階月地難久留,
飄然枯木復乘流。
歸來不問成都卜,
肯信身親見女牛。
在云階上,月亮的光芒難以久留,
像飄動的枯木一樣隨著水流漂蕩。
回到了家鄉,不再尋問成都的占卜,
他愿意親眼目睹天孫與牽牛相會的事實。
從此人疑有天路,
俱言河漢清可度。
帝子英靈空有人,
千秋別淚自沾巾。
從那時起,人們懷疑存在一條通往天上的路,
大家一致認為河漢清澈可渡。
帝子的英靈卻只是虛無縹緲的存在,
千秋萬代的別離之淚自然會濕透巾帕。
可憐匹練高樓色,
年年愁殺問津人。
可憐那些守望高樓的細絲,
年復一年地憂傷著期盼的人們。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七夕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于天孫與牽牛相會的神話故事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描寫手法,將七夕的氛圍和帝子與牽牛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作者對于愛情和追求的執著追求。整首詩意充沛,情感深沉,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共鳴。
“飄然枯木復乘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gōng yàn shī fù dé bó wàng chá
七夕公宴詩 賦得博望槎
wú tóng shēng tuō qiū shēng qǐ, tiáo tiáo qiū sè dàn rú shuǐ.
梧桐聲脫秋聲起,迢迢秋色澹如水。
tiān shàng jiā qī yù lù zhōng, rén xián liáng yè jīn bō lǐ.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閑良夜金波里。
cǐ shí hàn shǐ xiàng hé yuán, cǐ xī chéng chá fàn dòu yuán.
此時漢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dàn jīng chéng shě yán guān fǔ, nà shí tiān sūn yù hé gǔ.
但驚城舍嚴官府,那識天孫遇河鼓。
yún jiē yuè dì nán jiǔ liú, piāo rán kū mù fù chéng liú.
云階月地難久留,飄然枯木復乘流。
guī lái bù wèn chéng dū bo, kěn xìn shēn qīn jiàn nǚ niú.
歸來不問成都卜,肯信身親見女牛。
cóng cǐ rén yí yǒu tiān lù, jù yán hé hàn qīng kě dù.
從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漢清可度。
dì zi yīng líng kōng yǒu rén, qiān qiū bié lèi zì zhān jīn.
帝子英靈空有人,千秋別淚自沾巾。
kě lián pǐ liàn gāo lóu sè, nián nián chóu shā wèn jīn rén.
可憐匹練高樓色,年年愁殺問津人。
“飄然枯木復乘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