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刺江湖憶禰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漫刺江湖憶禰衡”全詩
雁去關河愁萬里,潮來江海月三更。
磷光夜伴蛩螀泣,妖氣晴連螮蝀橫。
欲向靈氛問人事,中原何日可休兵?
分類:
《海上述事》陳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海上述事》
朝代:明代
作者:陳緝
浮生南北任流萍,
漫刺江湖憶禰衡。
雁去關河愁萬里,
潮來江海月三更。
磷光夜伴蛩螀泣,
妖氣晴連螮蝀橫。
欲向靈氛問人事,
中原何日可休兵?
中文譯文:
在人生中,我隨波逐流,在南方和北方漂泊無定。
我閑游江湖時,常常回憶起禰衡。
當雁群離去,穿過關河,我為千里愁苦。
而當潮水涌來,江海間的月亮已過了三更。
夜晚,磷光陪伴著蛩螀的哭泣聲,
晴朗的天空中彌漫著妖氣,螮蝀在橫行。
我想去向靈氛詢問人間的事情,
但中原的戰亂何時才能停息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浮生中漂泊南北的境遇和內心的感慨。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戰亂的憂慮。
詩的開頭,浮生南北任流萍,表達了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隨波逐流,沒有固定的歸屬感和目標。漫刺江湖憶禰衡,表明作者在江湖間游走時,不禁回憶起禰衡,可能是一位故友或者志同道合的伙伴。
接著,詩中描繪了季節變換和自然景觀,雁去關河愁萬里,潮來江海月三更。雁群離去,關河之間的距離讓作者感到憂愁,而當潮水漲來,夜晚的江海上的月亮已過了三更,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
詩的后半部分,磷光夜伴蛩螀泣,妖氣晴連螮蝀橫,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磷光夜伴蛩螀泣,暗示著夜晚的寂寞和沉思,而晴朗的天空中彌漫著妖氣,螮蝀在橫行,可能象征著社會的混亂和不安。
最后兩句,欲向靈氛問人事,中原何日可休兵?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紛擾和戰亂的憂慮。作者想去向神明詢問人間的事情,但中原的戰亂始終未能停息,讓人感到無奈和困惑。
整首詩以流動的筆觸和意象描繪了作者在浮生中的流離和內心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觀、季節變化和社會現象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局的疑問和憂慮,表達了一種無奈和悲涼的情緒。
“漫刺江湖憶禰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i shàng shù shì
海上述事
fú shēng nán běi rèn liú píng, màn cì jiāng hú yì mí héng.
浮生南北任流萍,漫刺江湖憶禰衡。
yàn qù guān hé chóu wàn lǐ, cháo lái jiāng hǎi yuè sān gēng.
雁去關河愁萬里,潮來江海月三更。
lín guāng yè bàn qióng jiāng qì, yāo qì qíng lián dì dōng héng.
磷光夜伴蛩螀泣,妖氣晴連螮蝀橫。
yù xiàng líng fēn wèn rén shì, zhōng yuán hé rì kě xiū bīng?
欲向靈氛問人事,中原何日可休兵?
“漫刺江湖憶禰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