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支機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支機石”全詩
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
不知支機石,還在人間否。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嚴君平卜肆》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嚴君平卜肆》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以描述嚴君平卜賣的情景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君平卜肆的思念之情。
詩中描寫了君平曾經賣卜的經歷,“卜肆蕪已久”,意味著君平的卜肆早已廢棄了很長一段時間。然而,“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說明君平的卜肆至今仍然有人撿到掉在地上的錢。這種情景喚起了作者對君平卜肆的回憶。接下來,詩人思念之情表露無疑,他并不知道支機石(可能是君平卜肆的一種演算工具)是否仍然留存在這個世間。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君平卜肆的懷念之情和對過去的思念。詩中通過描述君平卜肆被遺忘的景象和世人對其仍然有些紀念的細節,表達了一種無形中的消失和流逝感,具有一定的憂傷情緒。同時,詩人的問題“支機石 / 還在人間否”也體現了人們對歷史遺跡留存的疑問和對記憶和傳統的珍視。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寫了一個被遺忘的過去,通過細節勾勒出一種失落的情感。在其中,作者展示了自己對古老傳統和歷史文化的思考和關注,通過對君平卜肆的思念,向讀者展示了他對于歷史文化保留和傳承的重視。
“不知支機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jūn píng bo sì
嚴君平卜肆
jūn píng céng mài bǔ, bo sì wú yǐ jiǔ.
君平曾賣卜,卜肆蕪已久。
zhì jīn zhàng tóu qián, shí shí dì shàng yǒu.
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
bù zhī zhī jī shí, hái zài rén jiān fǒu.
不知支機石,還在人間否。
“不知支機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