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至今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巍巍至今在”全詩
樓南兩江水,千古長不改。
曾聞昔時人,歲月不相待。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張儀樓》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張儀樓》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老的樓閣,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時間的流逝。
譯文如下:
傳說這是秦時建造的樓閣,壯麗雄偉至今依然存在。
樓閣南臨兩江之水,千古流淌不變。
曾經聽聞,過去的人們曾對這座樓閣贊嘆不已,然而歲月不等人。
這首詩通過描繪古老的張儀樓,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萬物流轉不息的主題。樓閣作為一個象征性的存在,代表了人類的力量和智慧,但無論它多么壯麗,也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樓閣南臨兩江之水,象征了時間的流轉和萬物的變遷,而這兩江水卻始終保持不變,與時間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詩人提到,過去的人們對這座樓閣贊嘆不已,但時間不會停留,它不會等待任何人,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時光和機會。
這首詩深沉而含蓄,通過對古老樓閣的描繪,表達了充滿哲理的意味。它提醒人們去珍惜時間和機會,同時也表達了人類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面對時間的流逝,我們無法抗拒。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思考,通過對樓閣的描繪,讓人們對時間和生命產生思考。
“巍巍至今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yí lóu
張儀樓
chuán shì qín shí lóu, wēi wēi zhì jīn zài.
傳是秦時樓,巍巍至今在。
lóu nán liǎng jiāng shuǐ, qiān gǔ zhǎng bù gǎi.
樓南兩江水,千古長不改。
céng wén xī shí rén, suì yuè bù xiāng dài.
曾聞昔時人,歲月不相待。
“巍巍至今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