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日已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因日已久”全詩
遙見客投寺,猶疑漁出溪。
別因日已久,語盡日應西。
怪爾歸偏促,行舟欲曙雞。
分類:
《沈汝納姚叔祥晚過》道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沈汝納姚叔祥晚過》是明代道敷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遲令扃竹戶,燈火未禪棲。
夜晚的時候,門窗緊閉,竹戶關閉,但禪室的燈火還未熄滅。
遙見客投寺,猶疑漁出溪。
遠遠地看見有客人來到寺廟,仿佛還猶豫著是否要離開漁村回家。
別因日已久,語盡日應西。
不要因為時間已經很晚,言語已經說盡,就匆忙告別。太陽即將西下。
怪爾歸偏促,行舟欲曙雞。
怪怪的你,回去的動作倏忽匆促,仿佛船行即將遇見破曉的雞叫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夜晚時分,詩人在寺廟中等待客人的情景。門窗緊閉,燈火依然亮著,寺廟內外靜謐安寧。詩人遠遠地看見有客人來到寺廟,但客人仿佛還在猶豫是否要離開漁村回家。詩人勸告客人不要匆忙離去,因為天色已晚,言語已盡,太陽即將西下。然而,客人的動作卻急促而匆忙,仿佛船行正要遇見破曉的雞叫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的描繪,呈現了一種靜謐、深沉的氛圍。詩人通過對門窗、燈火、時間等細節的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寧靜的寺廟中。詩中的寺廟和漁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詩人思考的主題——人們在紛繁喧囂的世界中,是否能夠找到內心的寧靜和歸屬感。
詩中的客人仿佛猶豫不決,暗示了人們在面對選擇時常常猶豫不決、彷徨不定的心理狀態。詩人勸告客人不要急于離去,借此表達了對于追求內心平靜和真正歸屬的思考。詩人通過船行和雞叫聲等描寫,將詩詞的情境延伸到黎明時分,進一步強調了思考和選擇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寂靜與喧囂、選擇與思考的對比,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使讀者感受到一種靜謐而深刻的意境,引發人們對內心追求和歸屬感的思考。
“別因日已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ěn rǔ nà yáo shū xiáng wǎn guò
沈汝納姚叔祥晚過
chí lìng jiōng zhú hù, dēng huǒ wèi chán qī.
遲令扃竹戶,燈火未禪棲。
yáo jiàn kè tóu sì, yóu yí yú chū xī.
遙見客投寺,猶疑漁出溪。
bié yīn rì yǐ jiǔ, yǔ jǐn rì yīng xī.
別因日已久,語盡日應西。
guài ěr guī piān cù, xíng zhōu yù shǔ jī.
怪爾歸偏促,行舟欲曙雞。
“別因日已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