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紛明日又填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紛明日又填膺”全詩
澗水入溪喧似瀑,松根纏石老如藤。
浮生容易休為客,往事凄涼莫問僧。
幾欲下山還不下,塵紛明日又填膺。
分類:
《登觀音閣》樊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觀音閣》是明代樊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云彩籠罩著碧綠的樹林,
陡峭的山石交織著苔蘚,層層疊疊。
溪水流入河流,聲音如瀑布般喧鬧,
松樹的根須纏繞著石頭,仿佛老藤般糾結。
人生如浮云,容易停息作為過客,
過去的往事凄涼,不要問僧人。
雖然想要下山,卻又不愿下去,
塵埃紛揚,明天又填滿胸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觀音閣的景象和內心的感受。作者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云彩籠罩著碧綠的樹林,山石陡峭而苔蘚交織,溪水匯入河流,松樹的根須纏繞著石頭。這些景物形成了一幅山水畫般的美景。
詩中的"浮生容易休為客"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認為生命如同浮云般短暫,容易停留在某個角落,成為過客。"往事凄涼莫問僧"表明作者不愿回憶過去的往事,對往事充滿了凄涼和無奈。
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離開的猶豫和遲疑。雖然作者想要下山,但又不愿意離開,因為明天的塵埃又會填滿內心的空虛和煩惱。
賞析:
《登觀音閣》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之美,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詞語,如"春云籠碧樹層層"、"危磴苔交一再登"等,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間,感受到了自然的壯麗和磅礴。
詩中的"浮生容易休為客"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思考,呼應了人們對于生命和存在的思緒。"往事凄涼莫問僧"則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的痛苦和無奈,強調了對過去的抽離和放下。
整首詩意境幽遠,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間。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以及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遲疑。這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詩意,引發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發和感悟作用。
“塵紛明日又填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guān yīn gé
登觀音閣
chūn yún lóng bì shù céng céng, wēi dèng tái jiāo yī zài dēng.
春云籠碧樹層層,危磴苔交一再登。
jiàn shuǐ rù xī xuān shì pù, sōng gēn chán shí lǎo rú téng.
澗水入溪喧似瀑,松根纏石老如藤。
fú shēng róng yì xiū wèi kè, wǎng shì qī liáng mò wèn sēng.
浮生容易休為客,往事凄涼莫問僧。
jī yù xià shān hái bù xià, chén fēn míng rì yòu tián yīng.
幾欲下山還不下,塵紛明日又填膺。
“塵紛明日又填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