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逃出受降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匈奴逃出受降城”出自明代顧璘的《塞下曲》,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xiōng nú táo chū shòu xiáng chéng,詩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匈奴逃出受降城”全詩
《塞下曲》
黃河冰厚馬橫行,朔氣棱棱古鐵明。
恨殺夜來風雪緊,匈奴逃出受降城。
恨殺夜來風雪緊,匈奴逃出受降城。
分類:
《塞下曲》顧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下曲》是明代文人顧璘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北方邊塞的嚴寒環境和戰亂背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河冰厚馬橫行,
朔氣棱棱古鐵明。
恨殺夜來風雪緊,
匈奴逃出受降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北方邊塞的景象。黃河上的冰層很厚,馬兒在上面自由奔馳。北方的寒氣透骨而來,古老的鐵器在寒冷中閃爍著光芒。詩人感到悲憤,因為夜間的風雪愈發兇猛,使得匈奴人在被俘的城池中逃脫。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北方邊塞的冰天雪地、惡劣環境和戰亂場景,展現了作者對邊塞生活的痛苦和對戰亂的憎恨之情。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黃河冰上馬兒奔騰的景象,以及寒氣逼人的北方冬天。另外,詩中的"古鐵明"一詞,既描繪了冰天雪地中鐵器閃耀的光芒,也暗示了邊塞歷史的滄桑和曾經的戰亂。最后兩句"恨殺夜來風雪緊,匈奴逃出受降城"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憤慨和對敵人逃脫的失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北方邊塞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戰亂和邊塞生活的痛苦感受,同時也抒發了對敵人的憎恨和對和平的渴望。這首詩在形式上簡練有力,意境深遠,是明代邊塞詩歌的代表之作。
“匈奴逃出受降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xià qū
塞下曲
huáng hé bīng hòu mǎ héng xíng, shuò qì léng léng gǔ tiě míng.
黃河冰厚馬橫行,朔氣棱棱古鐵明。
hèn shā yè lái fēng xuě jǐn, xiōng nú táo chū shòu xiáng chéng.
恨殺夜來風雪緊,匈奴逃出受降城。
“匈奴逃出受降城”平仄韻腳
拼音:xiōng nú táo chū shòu xiáng chéng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匈奴逃出受降城”的相關詩句
“匈奴逃出受降城”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匈奴逃出受降城”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匈奴逃出受降城”出自顧璘的 《塞下曲》,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