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雪沾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馬雪沾衣”全詩
誤落胡塵里,能持漢節歸。
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
卻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飛。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這首詩描述了裴判官在經歷了艱難困苦的時間后,能夠保持忠誠正直的品質,最終重新回到了河陽府的故事。
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東郊未解圍,忠義似君稀。
在東郊尚未解圍之時,忠義高尚的人變得非常稀少。
誤落胡塵里,能持漢節歸。
裴判官被錯誤地留在了敵寇的營地中,但仍能保持自己作為漢人的節操,最終重返家鄉。
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
他在山間卷起簾幕,獨自舉杯暢飲,馬背上的雪沾滿了他的衣袖。
卻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飛。
然而,裴判官卻選擇回到嫖姚的營帳,輕盈地離去。
這首詩通過裴判官的故事,表達了忠誠正直的美德,盡管他被誤留在了敵人的中間,但他并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則。裴判官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堅定的品質,并最終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整首詩以裴判官為主線,也展現了作者對于忠誠和正直的崇敬之情。詩中運用了山水和天氣的描寫,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通過描述裴判官重返河陽府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于忠誠品質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上馬雪沾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pàn guān zì zéi zhōng zài guī hé yáng mù fǔ
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
dōng jiāo wèi jiě wéi, zhōng yì shì jūn xī.
東郊未解圍,忠義似君稀。
wù luò hú chén lǐ, néng chí hàn jié guī.
誤落胡塵里,能持漢節歸。
juàn lián shān duì jiǔ, shàng mǎ xuě zhān yī.
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
què xiàng piáo yáo mù, piān piān qù ruò fēi.
卻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飛。
“上馬雪沾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