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發雨偏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發雨偏妒”全詩
花發雨偏妒,云過月倍華。
盛衰如行跡,往來何足嗟。
世無園綺徒,遂覺商嶺賒。
分類:
《古意二首》胡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二首》是明代胡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濛濛云畔月,
離離雨底花。
花發雨偏妒,
云過月倍華。
盛衰如行跡,
往來何足嗟。
世無園綺徒,
遂覺商嶺賒。
中文譯文:
濃濃的云在月亮旁邊,
稀稀落落的雨淋濕了花朵。
花開時雨又妒忌,
云掠過時月光更加明亮。
興衰變化如同人的行跡,
往來經歷何足惋惜。
世間沒有園林中的美好,
因此感到商嶺的荒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一種對人生變化和世俗紛擾的思考。
詩中以云、月、雨、花等自然元素作為意象,通過對它們的描繪,表達了世事的變幻無常。云與月相伴,雨與花相交,花綻放時雨水妒忌不平,云過時月光更加明亮。這種自然景觀的描繪,寓意了人生的起伏和變遷。
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暗喻了人生的盛衰興衰。人的一生就像行走的足跡一樣,充滿了盛衰和變化。詩中的“往來何足嗟”表達了對于人生變遷的淡然態度,認為人生的起伏和變遷是無法避免的,不值得過多惋惜。
最后兩句“世無園綺徒,遂覺商嶺賒”,表達了對于現實生活的失望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園綺徒指的是世間缺乏美好的園林景觀,商嶺則象征著凄涼和荒涼。詩人因為世事的繁雜和瑣碎而感到失望,渴望有一片美好的凈土。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變遷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它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淡然態度,以及對于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花發雨偏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èr shǒu
古意二首
méng méng yún pàn yuè, lí lí yǔ dǐ huā.
濛濛云畔月,離離雨底花。
huā fā yǔ piān dù, yún guò yuè bèi huá.
花發雨偏妒,云過月倍華。
shèng shuāi rú xíng jī, wǎng lái hé zú jiē.
盛衰如行跡,往來何足嗟。
shì wú yuán qǐ tú, suì jué shāng lǐng shē.
世無園綺徒,遂覺商嶺賒。
“花發雨偏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