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索無聲晝漏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鈴索無聲晝漏稀”全詩
院門不鎖松花落,知是鑾坡進講歸。
分類:
《題瀛洲圖》胡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瀛洲圖》是明代胡奎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安靜而寂寥的景象,表達了一種追求真理和內心寧靜的意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鈴索無聲晝漏稀,
宮羅一色換朝□。
院門不鎖松花落,
知是鑾坡進講歸。
詩詞的詩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 安靜的景象:詩的開頭描述了鈴索無聲、晝漏稀落的場景,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這種靜謐可能是指作者內心的寧靜,同時也可以理解為整個世界在沉睡或寧靜中。
2. 宮羅一色:這句表達了整個宮殿中官員的服飾一色,暗示著權力更迭的變動。宮廷的更迭經常伴隨著權力的爭奪和政治的變動,而這里以一色的宮羅來象征這種變動。
3. 院門不鎖松花落:這句描寫了院門不鎖,松花自由地飄落。院門不鎖可能可以理解為對知識的開放和包容,而松花的自由落下則象征著自然的自由和放松。這種情景可能暗示著在這個地方,知識的交流和人們的心靈得到了自由和平靜。
4. 鑾坡進講歸:這句表達了皇帝或高官上鑾坡聽講后返回宮廷的場景。鑾坡是皇帝聽講的地方,進講歸指的是皇帝聽講之后返回宮廷。這里可能是在描述景色中的一種變化,也有可能暗示了一種權力的回歸和政治的運作。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和象征意義的運用,傳達了一種寧靜、自由和內心追求的情感。它表達了作者對于寧靜和真理的向往,同時也隱含了對于權力更迭和政治運作的思考。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明代社會中復雜的政治背景下,人們內心尋求寧靜和真理的渴望。
“鈴索無聲晝漏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íng zhōu tú
題瀛洲圖
líng suǒ wú shēng zhòu lòu xī, gōng luó yī sè huàn cháo.
鈴索無聲晝漏稀,宮羅一色換朝□。
yuàn mén bù suǒ sōng huā luò, zhī shì luán pō jìn jiǎng guī.
院門不鎖松花落,知是鑾坡進講歸。
“鈴索無聲晝漏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