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檻凈披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檻凈披云”全詩
鑒帷微露月,臨檻凈披云。
旅思隨桐葉,鄉心及雁群。
蟬聲雜砧響,并是不堪聞。
分類:
《秋夜》皇甫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
夏晦秋俄代,
星虛夜忽分。
鑒帷微露月,
臨檻凈披云。
旅思隨桐葉,
鄉心及雁群。
蟬聲雜砧響,
并是不堪聞。
中文譯文:
夏天漸暗,秋天漸近,
星星虛幻,夜晚突然分離。
透過薄簾,微露月光,
站在門檻上,清風拂過云霞。
旅途中的思念隨著桐樹葉飄散,
鄉愁與南飛的雁群一同涌上心頭。
蟬鳴聲與砧杵敲擊聲混雜在一起,
令人難以忍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秋夜》是明代皇甫汸所作,通過對秋夜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在異鄉的思鄉之情以及對夏天的離別和秋天的到來的感慨。
詩的開頭,夏天漸暗,秋天漸近,星星虛幻,夜晚突然分離。這種描寫給人一種時間的流轉感,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星星在夜晚中仿佛虛幻不實,給人一種幻覺的感受。
接下來,詩人通過透過薄簾,微露月光,站在門檻上,清風拂過云霞的描寫,展示了秋夜的清涼和寧靜。月光透過薄簾灑進房間,給人以清幽的感受,清風拂過云霞,更增添了一絲寧靜的氛圍。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離鄉的旅行的感受。旅途中的思念隨著桐樹葉飄散,鄉愁與南飛的雁群一同涌上心頭。桐樹葉是秋天的象征,飄落的桐葉隨風飄散,正好象征著詩人離開家鄉的旅途。而南飛的雁群也給人一種離別的感覺,詩人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和對離鄉旅行的感受。
最后兩句詩,蟬鳴聲與砧杵敲擊聲混雜在一起,并且不堪聞。蟬鳴是夏天的聲音,而砧杵聲是秋天的聲音,這里將兩個季節的聲音混雜在一起,給人一種錯亂和不和諧的感覺。同時,不堪聞的描述也表達了作者對于這種聲音的厭煩和不愿意接受。
整首詩以秋夜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在異鄉思鄉的情感和對時間流轉的感慨。通過對季節、聲音和情感的交織,詩人將自己的思緒和感受傳達給讀者,使讀者在閱讀中也能夠感受到秋夜的幽靜和作者內心的悸動。
“臨檻凈披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秋夜
xià huì qiū é dài, xīng xū yè hū fēn.
夏晦秋俄代,星虛夜忽分。
jiàn wéi wēi lù yuè, lín kǎn jìng pī yún.
鑒帷微露月,臨檻凈披云。
lǚ sī suí tóng yè, xiāng xīn jí yàn qún.
旅思隨桐葉,鄉心及雁群。
chán shēng zá zhēn xiǎng, bìng shì bù kān wén.
蟬聲雜砧響,并是不堪聞。
“臨檻凈披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