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僧隔竹語相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巖僧隔竹語相聞”全詩
巢鳥近人飛始覺,巖僧隔竹語相聞。
坐深四嶺渾無月,衣冷蒼松半是云。
故里不堪歸夢繞,何時衾枕更隨君。
分類:
《同焦叔度宿清涼寺》黃克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焦叔度宿清涼寺》是一首明代黃克晦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樓夜伴山中宿,
清磬寥寥百草芬。
巢鳥近人飛始覺,
巖僧隔竹語相聞。
坐深四嶺渾無月,
衣冷蒼松半是云。
故里不堪歸夢繞,
何時衾枕更隨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清涼寺山中與焦叔度一起過夜的情景。詩中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在夜晚的高樓上,作者與焦叔度一同宿于山中,周圍靜謐的景色與磬聲使百草散發出芬芳的香氣。巢鳥飛近人群時才覺察到,巖上的僧人透過竹林與作者隔空交流。作者坐在深山之中,四周山嶺遮擋著月光,衣服冷得像蒼松一樣,半身都被云霧所覆蓋。他的故鄉讓他不堪忍受,夢境中也無法解脫,只希望能與焦叔度一同渡過這漫長的夜晚。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手法表現了作者在清涼寺山中夜宿的情景,同時也抒發了對友誼和思鄉之情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色和動物的形象來襯托人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描繪山中的高樓、清磬、百草、巢鳥、巖僧、蒼松和云霧等元素,詩詞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寂寥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作者與焦叔度一同在山中度過夜晚的心境。
詩中的"高樓夜伴山中宿"一句,展示了作者與焦叔度在高樓中共度夜晚的場景,同時也融入了對自然環境的描寫。"清磬寥寥百草芬"一句,通過描述清磬的聲音和百草的芬芳,表現了山中寧靜的景象。"巢鳥近人飛始覺,巖僧隔竹語相聞"一句,通過描繪巢鳥飛近人群時才察覺到,巖上僧人透過竹林與作者隔空交流的情景,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作者在深山中無法見到月亮,寒冷的衣服像蒼松一樣,以及對故鄉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歸鄉的渴望。"故里不堪歸夢繞,何時衾枕更隨君"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留戀和對與焦叔度相伴的期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中宿處的景色和表達作者對友誼和思鄉之情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渴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交融,詩詞呈現出寧靜、寂寥和思念的情懷,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思緒。
“巖僧隔竹語相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jiāo shū dù sù qīng liáng sì
同焦叔度宿清涼寺
gāo lóu yè bàn shān zhōng sù, qīng qìng liáo liáo bǎi cǎo fēn.
高樓夜伴山中宿,清磬寥寥百草芬。
cháo niǎo jìn rén fēi shǐ jué, yán sēng gé zhú yǔ xiāng wén.
巢鳥近人飛始覺,巖僧隔竹語相聞。
zuò shēn sì lǐng hún wú yuè, yī lěng cāng sōng bàn shì yún.
坐深四嶺渾無月,衣冷蒼松半是云。
gù lǐ bù kān guī mèng rào, hé shí qīn zhěn gèng suí jūn.
故里不堪歸夢繞,何時衾枕更隨君。
“巖僧隔竹語相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