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穿針席上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暗度穿針席上來”全詩
何處笛聲傳《折柳》,滿庭秋氣颯蒼苔。
遙疑靈鵲橋邊落,暗度穿針席上來。
莫遣天孫聞此曲,歡情離恨正難裁。
分類:
《和黃后溪翁七夕月下聞笛》黃克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黃后溪翁七夕月下聞笛》是明代黃克晦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七夕夜晚的情景,詩人在月下聽到了笛聲,引發了他對離別和思念的感慨。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絳河垂地七襄回,
弦月無云半壁開。
何處笛聲傳《折柳》,
滿庭秋氣颯蒼苔。
遙疑靈鵲橋邊落,
暗度穿針席上來。
莫遣天孫聞此曲,
歡情離恨正難裁。
詩意和賞析:
詩人首先描述了絳河縱橫流淌的景象,暗示了離別的主題。接著,他描繪了一輪明亮的弦月懸掛在天空,月下的世界一片開闊。在這個時刻,詩人聽到了笛聲,曲調是《折柳》,這使他回憶起離別的情景。
詩人進一步描繪了秋天的氣息在空氣中飄蕩,滿庭蕭瑟,蒼苔滿地,烘托出離別的憂傷情緒。他遙望著靈鵲橋,不禁聯想到牽引七夕戀人的鵲橋,然而此刻卻只有寂靜和離散。他暗自穿越了針尖般細微的障礙,來到了思念之地。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希望這首曲子不要被天孫(織女)聽到,因為它喚起了歡樂和離別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如此難以排遣和割舍。
這首詩通過對于七夕夜晚的描繪,以及對于離別和思念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景物和音樂的象征,將離別和思念的情緒傳達給讀者,引發讀者對于人生離合和情感糾葛的共鳴。
“暗度穿針席上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ng hòu xī wēng qī xī yuè xià wén dí
和黃后溪翁七夕月下聞笛
jiàng hé chuí dì qī xiāng huí, xián yuè wú yún bàn bì kāi.
絳河垂地七襄回,弦月無云半壁開。
hé chǔ dí shēng chuán zhé liǔ, mǎn tíng qiū qì sà cāng tái.
何處笛聲傳《折柳》,滿庭秋氣颯蒼苔。
yáo yí líng què qiáo biān luò, àn dù chuān zhēn xí shàng lái.
遙疑靈鵲橋邊落,暗度穿針席上來。
mò qiǎn tiān sūn wén cǐ qū, huān qíng lí hèn zhèng nán cái.
莫遣天孫聞此曲,歡情離恨正難裁。
“暗度穿針席上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