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遠何能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遠何能持”全詩
停飡且不寐,所思知為誰。
宕子不復返,眇在天一涯。
綻衣終當組,道遠何能持。
明明天邊月,三五入中閨。
念與子歡愛,不得同光輝。
寤言相與共,既覺將何依。
分類:
《詠懷(六首)》黃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懷(六首)》是明代詩人黃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匣鏡三十年,塵暗不復治。
停飡且不寐,所思知為誰。
宕子不復返,眇在天一涯。
綻衣終當組,道遠何能持。
明明天邊月,三五入中閨。
念與子歡愛,不得同光輝。
寤言相與共,既覺將何依。
中文譯文:
三十年過去了,匣中的鏡子已經被塵埃蒙上,無法再擦拭清晰。
停下思緒,卻無法入眠,不知道所思念的人是誰。
宕子(指宕昌,黃肅的字)不再回來,他消失在天涯之外。
放開衣襟,最終會分離,遠道漫漫,如何能持久。
明亮的月亮在天邊,三五個人一起進入中閨(指妻子的閨房)。
想起與妻子的歡樂相伴,卻不能共享輝煌的光景。
清醒時的言語彼此共享,現在醒悟,將要依靠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肅的懷古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匣中的鏡子被塵埃覆蓋的景象,暗示自己已經過去了三十個年頭,時光匆匆而過,往事已經難以恢復。他停下了思緒,但卻無法入眠,思念之人已經模糊不清,不知道自己在思念誰。
詩中提到的宕子,指的是黃肅自己的字。他感嘆宕子已經不再回來,消失在天涯之外,暗示自己的青春已逝,無法重返過去的美好時光。詩人意識到,放開衣襟,最終將要離別,而道路遙遠,持久的堅持不易。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明亮的月亮掛在天邊,三五個人一起進入妻子的閨房,表達了對與妻子共度歡樂時光的思念,但卻不能和妻子一同分享輝煌的光景。
最后兩句寥寥數語,寤言相與共,既覺將何依,表達了詩人醒悟之后的思考,不知道自己將依靠誰來繼續前行。
整首詩詞以倦怠之情,婉約之辭,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同時也表現出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奈。黃肅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將個人的情感與時代的變遷相結合,使詩詞富有思想性和感傷之美。
“道遠何能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huái liù shǒu
詠懷(六首)
xiá jìng sān shí nián, chén àn bù fù zhì.
匣鏡三十年,塵暗不復治。
tíng cān qiě bù mèi, suǒ sī zhī wèi shuí.
停飡且不寐,所思知為誰。
dàng zi bù fù fǎn, miǎo zài tiān yī yá.
宕子不復返,眇在天一涯。
zhàn yī zhōng dāng zǔ, dào yuǎn hé néng chí.
綻衣終當組,道遠何能持。
míng míng tiān biān yuè, sān wǔ rù zhōng guī.
明明天邊月,三五入中閨。
niàn yǔ zi huān ài, bù dé tóng guāng huī.
念與子歡愛,不得同光輝。
wù yán xiāng yǔ gòng, jì jué jiāng hé yī.
寤言相與共,既覺將何依。
“道遠何能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