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懷脫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書生懷脫略”全詩
暖塵生輦路,晴雪照行宮。
旗影西山外,笳聲落照中。
書生懷脫略,須敵萬夫雄。
分類:
《春日隨駕北征次清河(永樂八年)》金幼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隨駕北征次清河(永樂八年)》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隨駕北征次清河(永樂八年)
萬乘統元戎,鳴鑾出九重。
暖塵生輦路,晴雪照行宮。
旗影西山外,笳聲落照中。
書生懷脫略,須敵萬夫雄。
譯文:
春日隨著行宮北征到達清河(永樂八年)
萬輛車馬齊整,鳴鐘聲從九重宮殿中奏響。
溫暖的塵土拂面而來,晴朗的雪花灑在行宮中。
旌旗的影子延伸到西山之外,笳簫聲音落在夕陽的照耀之中。
有志的書生懷揣著奮發向前的豪情,必須要勇敢地與萬夫之敵抗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日隨著行宮北征的景象。詩人以豪情壯志的筆調,描繪了行宮出征的盛況。詩中的"萬乘統元戎"形容車馬齊整,氣勢磅礴;"鳴鑾出九重"描繪了出征的莊嚴氛圍。詩人運用春日的溫暖和晴朗的雪花來襯托出行宮的威嚴和莊重。"旗影西山外,笳聲落照中"展現了行軍隊伍的壯觀景象,旌旗飄揚,簫聲嘹亮,給人以磅礴的感受。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以"書生"的身份表達了自己的豪情壯志,要勇敢地與萬夫之敵抗衡。這里的"書生"指的是具有志向和抱負的士人,他們懷揣著理想和抱負,渴望在戰斗中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勇氣。詩人表達了對士人的贊美和鼓勵,同時也表達了對明朝帝國的壯志和對北征戰爭的決心。
整首詩以雄渾豪放的筆調和壯麗的景象展示了明朝帝國的威武和行軍士兵的英勇。詩人通過描繪春日北征的盛況,表達了對行軍將士的贊美和對戰爭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明朝帝國的強大和雄心壯志。
“書生懷脫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suí jià běi zhēng cì qīng hé yǒng lè bā nián
春日隨駕北征次清河(永樂八年)
wàn shèng tǒng yuán róng, míng luán chū jiǔ zhòng.
萬乘統元戎,鳴鑾出九重。
nuǎn chén shēng niǎn lù, qíng xuě zhào xíng gōng.
暖塵生輦路,晴雪照行宮。
qí yǐng xī shān wài, jiā shēng luò zhào zhōng.
旗影西山外,笳聲落照中。
shū shēng huái tuō lüè, xū dí wàn fū xióng.
書生懷脫略,須敵萬夫雄。
“書生懷脫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