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逢老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因逢老衲”全詩
不因逢老衲,將謂住樵夫。
橋水石嚙齒,門松蘚剝膚。
巖深霜信早,晚菊露黃須。
分類:
《秋日游頂山寺》筠隱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游頂山寺》是明代詩人筠隱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下頂山寺,凄涼丹雘無。
不因逢老衲,將謂住樵夫。
橋水石嚙齒,門松蘚剝膚。
巖深霜信早,晚菊露黃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的一個山寺景象。詩人游覽山下的頂山寺,感嘆寺廟的凄涼和荒蕪。他并不期望在這里遇到虔誠的和尚,反而以為這里住著的是一個普通的樵夫。寺廟的橋梁濕潤,水流沖刷著石頭,門前的松樹上長滿了青苔,寺廟的石壁上也剝落了苔蘚。山巖深處的霜早早地降臨,晚秋的菊花已經露出黃色的花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山寺的景象,表現出了秋天的寂寥和凋零。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嘆和對季節變遷的覺察。他并不期待在這個荒涼的寺廟里遇到虔誠的僧人,這種寂寥的景象讓他誤以為這里只住著一個普通的樵夫,進一步突顯了寺廟的荒涼和冷清。橋梁、石頭、松樹和石壁上的苔蘚都是歲月的痕跡,顯示出寺廟的歲月已久、歷經滄桑。最后兩句描寫了深山中的霜降臨得早,晚秋的菊花已經顯露出黃色的花蕾,暗示著秋天的深入和寒意的逼近。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凄涼的描寫,展示了秋天山寺的荒涼景象,傳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季節變遷的感慨。它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轉和自然變化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寂寥和凋零美感的體悟。
“不因逢老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yóu dǐng shān sì
秋日游頂山寺
shān xià dǐng shān sì, qī liáng dān wò wú.
山下頂山寺,凄涼丹雘無。
bù yīn féng lǎo nà, jiāng wèi zhù qiáo fū.
不因逢老衲,將謂住樵夫。
qiáo shuǐ shí niè chǐ, mén sōng xiǎn bō fū.
橋水石嚙齒,門松蘚剝膚。
yán shēn shuāng xìn zǎo, wǎn jú lù huáng xū.
巖深霜信早,晚菊露黃須。
“不因逢老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