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謝諸公吟不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謝諸公吟不盡”全詩
山色只知今日好,水聲如訴舊時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勝黃金與土埋。
王謝諸公吟不盡,風光留待后人來。
分類:
《題六朝遺秀圖》藍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六朝遺秀圖》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藍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登臨長憶鳳凰臺,
回憶起歷史悠久的鳳凰臺,
六代的興衰已然在老懷中。
山色只知今日好,
山巒的景色只能體會到當下的美好,
水聲如訴舊時哀。
水流的聲音如同述說著古時的悲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
天空低垂,白日與浮云相融合,
地勝黃金與土埋。
大地勝過黃金,與土埋葬在一起。
王謝諸公吟不盡,
王侯貴族和文人墨客吟詠不盡,
風光留待后人來。
風景等待后人來欣賞。
詩意:
這首詩詞以六朝時期的歷史遺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衰的思考和對傳統文化的贊美。詩人登上鳳凰臺,回憶起了六朝的興盛和衰落,他對歷史的回憶充滿了感慨和懷舊之情。雖然時光流轉,山巒的美景仍然維持著今日的輝煌,但水流的聲音卻帶有古時的哀愁。詩中以天空低垂、白日與浮云相融合的描寫,表達了六朝的輝煌已經逝去,如同天空失去了高遠,白日與浮云合而為一。然而,大地仍然勝過黃金,將六朝的輝煌和土地埋葬在一起。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過去文人墨客的贊美,他們吟詠了無盡的詩歌,而這些美景將留待后人來欣賞。
賞析:
《題六朝遺秀圖》通過描繪鳳凰臺、山水景色和對歷史的回憶,展示了作者對六朝時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山色和水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山色只知今日好,而水聲卻如訴舊時哀。這種對比體現了歲月流轉、興衰更替的主題,在表達歷史的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六朝輝煌的景象的懷念之情。詩句中的天低白日浮云合、地勝黃金與土埋,以及王謝諸公吟不盡等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六朝的興衰和歷史的滄桑感。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文人墨客的敬佩,他們吟詠了無盡的詩歌,將六朝的風光留待后人來欣賞,寄托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期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六朝時期的歷史景觀和對歷史興衰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懷念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展示了對六朝遺跡的贊美和對后人的期望。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形象的描寫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感染力。
“王謝諸公吟不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iù cháo yí xiù tú
題六朝遺秀圖
dēng lín zhǎng yì fèng huáng tái, liù dài xīng shuāi rù lǎo huái.
登臨長憶鳳凰臺,六代興衰入老懷。
shān sè zhǐ zhī jīn rì hǎo, shuǐ shēng rú sù jiù shí āi.
山色只知今日好,水聲如訴舊時哀。
tiān dī bái rì fú yún hé, dì shèng huáng jīn yǔ tǔ mái.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勝黃金與土埋。
wáng xiè zhū gōng yín bù jìn, fēng guāng liú dài hòu rén lái.
王謝諸公吟不盡,風光留待后人來。
“王謝諸公吟不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