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復久離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復久離群”全詩
水煙晴吐月,山火夜燒云。
且欲尋方士,無心戀使君。
異鄉何可住,況復久離群。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諸公》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夜宿龍吼灘,
臨眺思峨眉隱者。
兼寄幕中諸公,
官舍臨江口,灘聲人習慣聽聞。
水煙在晴朗天空中吐出月亮,
山火在夜里燒著云。
此時我想找尋方士(道士),
不想再留戀在朝廷中作官。
在異鄉如何能長居,
何況離開群眾已久。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岑參是唐朝雜劇《牛郎織女》的作者,他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
詩人描述自己夜宿在龍吼灘,臨眺著峨眉山,思緒飄蕩到遠離塵囂、山野間隱居的方士身上。他在詩中還兼寄托了對身在官場中的諸公們的思念之情。
詩人住官舍,就在江口邊上,那里的灘聲就像是陪伴他的習慣之聲。水煙在晴朗的天空中散發出月色,山火在夜幕下燃燒著云霧。這些景象讓詩人對自然山水之美產生向往。
詩人表達了他不愿再在官場上繼續忍受的愿望,他想要尋找方士,尋求一份超脫塵世的生活。他已經不愿再留戀在朝廷中做官了。在他看來,異鄉并不適合長期居住,何況他已經離開群眾已經很久了。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情。詩人的情感不僅體現了他個人的心境,也代表了當時士人對自由自在、超脫世俗的渴望。
“況復久離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íng yè sù lóng hǒu tān, lín tiào sī é méi yǐn zhě, jiān jì mù zhōng zhū gōng
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諸公
guān shě lín jiāng kǒu, tān shēng rén guàn wén.
官舍臨江口,灘聲人慣聞。
shuǐ yān qíng tǔ yuè, shān huǒ yè shāo yún.
水煙晴吐月,山火夜燒云。
qiě yù xún fāng shì, wú xīn liàn shǐ jūn.
且欲尋方士,無心戀使君。
yì xiāng hé kě zhù, kuàng fù jiǔ lí qún.
異鄉何可住,況復久離群。
“況復久離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