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千樹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猿啼千樹露”全詩
猿啼千樹露,人過一村雞。
遠浦余燈暗,隔林殘月低。
此時有高臥,予獨愧羈棲。
分類:
《曉發應城》李言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發應城》是明代詩人李言恭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清晨離別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古道風煙接,天涯曉夢迷。
猿啼千樹露,人過一村雞。
遠浦余燈暗,隔林殘月低。
此時有高臥,予獨愧羈棲。
詩意:
這首詩以清晨時分的離別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和聲音,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自己流浪的生活狀態的反思。詩中的景物和聲音都是詩人在離別時所感受到的,帶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孤獨感。
賞析:
第一句“古道風煙接,天涯曉夢迷。”描繪了一條古老的道路,道路兩旁彌漫著風煙,暗示著漫長的旅途。天涯的彼方,朦朧的晨光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仿佛置身在一個夢幻的世界中。
第二句“猿啼千樹露,人過一村雞。”通過猿猴的啼叫聲和雞鳴聲,表現出早晨的寧靜和人們的離去。猿猴的啼聲在千樹之間回蕩,而人們只是經過一個村莊,雞的叫聲映襯出人們的匆忙和離別的情景。
第三句“遠浦余燈暗,隔林殘月低。”描繪了遠處的港口燈光漸漸昏暗,林中的月亮也低垂下來。這一景象暗示著詩人與遠方的彼岸逐漸疏遠,離別的氛圍更加濃厚。
最后一句“此時有高臥,予獨愧羈棲。”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流浪生活的自責和憂傷。詩人感到愧疚,因為他選擇了漂泊和離散的生活,沒有像家禽一樣有一個安穩的棲身之所。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聲音的描繪,以及對自身處境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時的復雜情感和內心的矛盾。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意境展示了離愁別緒的主題,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猿啼千樹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fā yīng chéng
曉發應城
gǔ dào fēng yān jiē, tiān yá xiǎo mèng mí.
古道風煙接,天涯曉夢迷。
yuán tí qiān shù lù, rén guò yī cūn jī.
猿啼千樹露,人過一村雞。
yuǎn pǔ yú dēng àn, gé lín cán yuè dī.
遠浦余燈暗,隔林殘月低。
cǐ shí yǒu gāo wò, yǔ dú kuì jī qī.
此時有高臥,予獨愧羈棲。
“猿啼千樹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