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秋來薦水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旅客秋來薦水蘩”全詩
山鬼暗吹青殿火,靈兒晝舞白霓幡。
龍輿已逐蜂頭夢,魚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叢叢雜芳杜,鷓鴣飛處欲黃昏。
分類:
《屈原廟》梁辰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屈原廟》是明代作家梁辰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云掩映廟堂門,
旅客秋來薦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
靈兒晝舞白霓幡。
龍輿已逐蜂頭夢,
魚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叢叢雜芳杜,
鷓鴣飛處欲黃昏。
譯文:
冷寒的云彩遮掩著廟堂的門,
秋天來臨,旅客們獻上水蘩。
山鬼在暗中吹起青殿的火,
靈兒白天起舞,揮舞著白色的霓幡。
龍輿已經追隨著蜂頭的夢想,
魚腹空空地埋葬了水底的魂魄。
斑斕的竹子叢中雜著芳香的杜若,
鷓鴣飛翔的地方太陽將要下山了。
詩意和賞析:
《屈原廟》描繪了一個寺廟的景象,表達了明代社會動蕩的氛圍和人們對過去輝煌的懷念之情。
首先,詩中的“寒云掩映廟堂門”描繪了陰冷的云彩遮掩著廟堂門,暗示了明代社會的動蕩和不安定。這種氛圍通過“旅客秋來薦水蘩”得到進一步的強調,旅客們獻上水蘩,象征著他們對過去輝煌的景象的追憶和希望。
其次,詩中提到的“山鬼暗吹青殿火”和“靈兒晝舞白霓幡”具有神秘的色彩。青殿火和白霓幡分別象征著神靈的存在和儀式的進行,進一步突出了宗教信仰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著,詩中的“龍輿已逐蜂頭夢”和“魚腹空埋水底魂”表達了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和失去的感慨。龍輿和魚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物,它們的逐夢和埋葬,暗示了昔日的曾經和現實的無奈。
最后,詩中的“斑竹叢叢雜芳杜”和“鷓鴣飛處欲黃昏”則描繪了一個黃昏將至的景象,象征著明代社會的衰落和末世的跡象。
總體而言,梁辰魚的《屈原廟》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明代社會的動蕩和人們對過去輝煌的懷念之情。通過細膩的意象和隱喻,詩詞展現出一種深沉的情感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旅客秋來薦水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ū yuán miào
屈原廟
hán yún yǎn yìng miào táng mén, lǚ kè qiū lái jiàn shuǐ fán.
寒云掩映廟堂門,旅客秋來薦水蘩。
shān guǐ àn chuī qīng diàn huǒ, líng ér zhòu wǔ bái ní fān.
山鬼暗吹青殿火,靈兒晝舞白霓幡。
lóng yú yǐ zhú fēng tóu mèng, yú fù kōng mái shuǐ dǐ hún.
龍輿已逐蜂頭夢,魚腹空埋水底魂。
bān zhú cóng cóng zá fāng dù, zhè gū fēi chù yù huáng hūn.
斑竹叢叢雜芳杜,鷓鴣飛處欲黃昏。
“旅客秋來薦水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