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懸雨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山懸雨處”全詩
空山懸雨處,斷浦落云時。
分類:
《雜詠(二首)》梁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二首)》是明代梁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霜杵舂清骨,
風燈揚夢思。
空山懸雨處,
斷浦落云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凄美的景象。它通過四個獨立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幻和人類的內心感受。詩人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賞析:
首先,第一句“霜杵舂清骨”,表達了嚴寒的冬天。霜杵是用來搗碎谷物的工具,這里用來比喻寒冷的冬天。清骨則指代純凈的骨骼,暗示了嚴寒中的凜冽和堅韌。整句描繪了冰冷的冬季,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于堅持和生命力的追求。
第二句“風燈揚夢思”,通過對風燈和夢思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憧憬。風燈指的是在風中搖曳的燈火,象征著人們內心的希望和愿望。揚夢思則表示這些夢想和思考被隨風飄蕩,寓意人們對于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空山懸雨處”,展現了一幅寂靜而神秘的畫面。空山意味著山中沒有人煙,懸雨則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雨水。這里的雨水可以被理解為希望與生機的象征,而空山則代表著等待和期盼。整句用來表達對于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一句“斷浦落云時”,通過描繪斷浦和落云的景象,表現了世事無常和時光流轉的主題。斷浦指的是斷裂的江岸,落云則意味著流散的云彩。這兩個意象都象征著變化和離散,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輪回。整句表達了對于時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和對于無常的深刻思考。
《雜詠(二首)》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界和人類內心的變幻和感受,表達了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反映了人們對于堅持、追求和未來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時間流逝和事物變化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詞展現了明代梁氏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內涵,具有深遠的意義。
“空山懸雨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èr shǒu
雜詠(二首)
shuāng chǔ chōng qīng gǔ, fēng dēng yáng mèng sī.
霜杵舂清骨,風燈揚夢思。
kōng shān xuán yǔ chù, duàn pǔ luò yún shí.
空山懸雨處,斷浦落云時。
“空山懸雨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