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元戎看仗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路元戎看仗節”全詩
天門初日余殘雪,江國浮云伴使星。
乘興還移浣溪棹,幾時同過草玄亭。
生憎楊柳催春發,故向愁邊卻盡青。
分類:
《送方兵備赴蜀兼懷楊芳洲座主》廖希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方兵備赴蜀兼懷楊芳洲座主》是明代廖希顏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路元戎看仗節,
南宮詞賦起明經。
天門初日余殘雪,
江國浮云伴使星。
乘興還移浣溪棹,
幾時同過草玄亭。
生憎楊柳催春發,
故向愁邊卻盡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廖希顏對方兵備赴蜀之行的送別和對楊芳洲座主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寫到西路元戎(指準備出征的將士)觀看檢閱儀式,準備出征蜀地,這是一個莊嚴而威武的場景。接下來,詩中提到南宮的文人們開始吟詠詞賦,展示才華,也展現了明經(古代經典文獻)的重要性。這里通過對西路將士和南宮文人的描寫,展示了明代社會中武力和文化的并重。
隨后,詩人描述了天門初日的景象,天門指的是重要關隘,初日的曙光照耀在余雪上,形成了一幅壯麗的景色。江國浮云伴隨著使星(指行軍時的指示燈火)一同飄蕩,表達了出征的壯烈和輝煌。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楊芳洲座主的思念。他在詩中寫道,乘著興致,詩人回到了浣溪,意味著回憶起曾經與楊芳洲座主一同在浣溪棹舟的美好時光。然后詩人問道,幾時能夠與楊芳洲座主一同再次經過草玄亭,表達了對友誼和相聚的期盼之情。
最后兩句寫到楊柳催促著春天的到來,盡管作者應該是喜歡楊柳催春的景象,但在愁邊(指離別之地)卻讓人感到一絲憂愁。這里通過對楊柳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友情的眷戀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出征壯烈、文化重要性、友情思念以及離別的描繪,展示了明代時期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感情世界,同時也傳遞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西路元戎看仗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āng bīng bèi fù shǔ jiān huái yáng fāng zhōu zuò zhǔ
送方兵備赴蜀兼懷楊芳洲座主
xī lù yuán róng kàn zhàng jié, nán gōng cí fù qǐ míng jīng.
西路元戎看仗節,南宮詞賦起明經。
tiān mén chū rì yú cán xuě, jiāng guó fú yún bàn shǐ xīng.
天門初日余殘雪,江國浮云伴使星。
chéng xìng hái yí huàn xī zhào, jǐ shí tóng guò cǎo xuán tíng.
乘興還移浣溪棹,幾時同過草玄亭。
shēng zēng yáng liǔ cuī chūn fā, gù xiàng chóu biān què jǐn qīng.
生憎楊柳催春發,故向愁邊卻盡青。
“西路元戎看仗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