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空月礙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空月礙人”全詩
無家逢寺好,多病見僧親。
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礙人。
西風數相過,不掃化衣塵。
分類:
《白云觀秋夜》林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云觀秋夜》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林章。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云觀秋夜
俯仰成何事,浮沉寄此身。
無家逢寺好,多病見僧親。
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礙人。
西風數相過,不掃化衣塵。
中文譯文:
仰望天空,人生有何事情,漂泊流離寄托在這個身體。
沒有家可依,偶然遇到寺廟,感到宜人。
多病的時候,常常看到僧侶親近。
夜深了,霜寒欺負著旅客,庭院空蕩蕩,月光阻礙行人。
西風吹過,常常有人經過,但不打掃衣服上的塵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感受。詩人通過觀察自然和自我反思,抒發了對生活的無常和虛無的感慨。
賞析:
1. 詩歌意境:詩人以秋夜為背景,通過對天空、庭院、風景等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寂寥、孤獨的氛圍。這種氛圍與詩人內心的體驗相呼應,表達了對生活無常和虛無的思考。
2. 內容情感:詩人以俯仰之態,思索人生的意義和境遇。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家園的思念,對寺廟作為寄托的喜愛,以及在疾病和孤獨中尋求慰藉的心情。夜深人靜,詩人感受到孤獨和虛幻的困擾,同時也感嘆自然界的無情。
3. 表達手法: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如“夜久霜欺客”和“庭空月礙人”,通過形象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同時,詩人還通過對風的描寫,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
總體而言,《白云觀秋夜》通過對秋夜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無常和虛無的思考。詩歌中的寂寥、孤獨的氛圍以及對家園和寺廟的思念,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反思。
“庭空月礙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yún guān qiū yè
白云觀秋夜
fǔ yǎng chéng hé shì, fú chén jì cǐ shēn.
俯仰成何事,浮沉寄此身。
wú jiā féng sì hǎo, duō bìng jiàn sēng qīn.
無家逢寺好,多病見僧親。
yè jiǔ shuāng qī kè, tíng kōng yuè ài rén.
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礙人。
xī fēng shù xiāng guò, bù sǎo huà yī chén.
西風數相過,不掃化衣塵。
“庭空月礙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