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臺重蜃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樓臺重蜃氣”全詩
樓臺重蜃氣,邑里雜鮫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
此鄉多寶玉,慎莫厭清貧。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楊瑗尉南海》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送別楊瑗,他不畏選擇南州尉的職位,他的家中老人高堂良友。城市的高樓大廈在云霧中顯得更加玲瓏剔透,邑里有許多魚民,整個海面降下三山雨,花山則呈現著五嶺春色。這個故鄉出產許多寶貴的玉石,所以不管自己身處清貧之境也莫要嫌棄。
詩意:
本詩為岑參唐詩中的一首,以描繪南海一帶的景色為主線,表現了岑參對楊瑗的感激和祝福之情。作者通過描寫南海的天氣、風景、魚民等細節,展現了一種“南國之富”的氣息,表達了南國的繁華美好。同時,詩人的祝福之情也顯而易見,呼喚著楊瑗再次回歸故鄉。
賞析:
岑參此詩所體現的寫作風格為寫實、生動,富有感情、表達深情。他以逼真的環境描寫,烘托出了南海的美,體現了他自然風光之美的熱愛和關注。在本詩中,通過對南海景色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故鄉之愛,以及對楊瑗奉獻精神的感激之情。獨具風情的城市視角、經典的詩歌技巧,是岑參為人稱道的寫作風格和魅力所在。
“樓臺重蜃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g yuàn wèi nán hǎi
送楊瑗尉南海
bù zé nán zhōu wèi, gāo táng yǒu lǎo qīn.
不擇南州尉,高堂有老親。
lóu tái zhòng shèn qì, yì lǐ zá jiāo rén.
樓臺重蜃氣,邑里雜鮫人。
hǎi àn sān shān yǔ, huā míng wǔ lǐng chūn.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
cǐ xiāng duō bǎo yù, shèn mò yàn qīng pín.
此鄉多寶玉,慎莫厭清貧。
“樓臺重蜃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