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鴻叫入吳江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塞鴻叫入吳江云”全詩
塞鴻叫入吳江云,野鳥對立枯桑樹。
茫茫四顧少行人,栝蒼之山渺何處。
愁心如水水復凍,焉得滔滔向東注。
分類:
《遣悶》劉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遣悶》是明代詩人劉璉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天空陰沉,歲月將暮,
旅客驅車追逐歸途。
塞鴻的叫聲穿過吳江的云,
野鳥對立在干枯的桑樹上。
四周茫茫無邊少有行人,
高山蒼翠何處可望。
憂愁之心如同水,凍結不動,
又怎能匯入東流滔滔。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郁悶和苦悶之情。天空陰沉,歲月將暮,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年華的衰退。旅客驅車追逐歸途,暗示著詩人的離別和返鄉之路上的漫長旅程。塞鴻的叫聲穿過吳江的云,野鳥對立在干枯的桑樹上,描繪了荒涼和寂寞的景象,凸顯了周圍的荒蕪和人煙稀少。詩人感到茫然無助,對于未來的前景感到迷茫。他的憂愁之心如同凍結的水,無法流動,無法釋放出消極情緒,無法尋找到新的出路。
賞析:
《遣悶》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以凄涼的景色和孤寂的氛圍來烘托詩人的心境。天空陰沉、歲將暮、茫茫四顧少行人、栝蒼之山渺何處等描寫,展示了一種寂靜和荒涼的氣氛,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迷茫。詩人將自己內心的苦悶比作凍結的水,形象地表達了他的內心狀態。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反映了詩人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下所感受到的孤獨、迷茫和無奈。
這首詩詞雖然描繪了一種消極的情緒,但其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內心真實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融合,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苦悶和迷茫。這種表達方式讓人們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思考人生的無常和不確定性。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現了明代文人對于時代動蕩和生活困境的思考和抒發,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和價值。
“塞鴻叫入吳江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mèn
遣悶
tiān guāng chén yīn suì jiāng mù, kè zi qū chē zhú guī lù.
天光沉陰歲將暮,客子驅車逐歸路。
sāi hóng jiào rù wú jiāng yún, yě niǎo duì lì kū sāng shù.
塞鴻叫入吳江云,野鳥對立枯桑樹。
máng máng sì gù shǎo xíng rén, guā cāng zhī shān miǎo hé chǔ.
茫茫四顧少行人,栝蒼之山渺何處。
chóu xīn rú shuǐ shuǐ fù dòng, yān dé tāo tāo xiàng dōng zhù.
愁心如水水復凍,焉得滔滔向東注。
“塞鴻叫入吳江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