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君滿鬢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君滿鬢霜”全詩
砌冷蟲喧坐,簾疏雨到床。
鐘催離興急,弦逐醉歌長。
關樹應先落,隨君滿鬢霜。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趙少尹南亭送鄭侍御歸東臺(得長字)》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趙少尹南亭送鄭侍御歸東臺(得長字)》
作者:岑參
朝代:唐代
紅亭酒甕香,白面繡衣郎。
砌冷蟲喧坐,簾疏雨到床。
鐘催離興急,弦逐醉歌長。
關樹應先落,隨君滿鬢霜。
中文譯文:
紅亭里酒壇散發著香氣,身著白色繡衣的郎君。
庭院涼意逼人,蚊蟲嘈雜地飛舞,我坐在這里。
窗簾稀疏,雨滴穿過簾子落在床上。
鐘聲催促分離,情感急切,弦樂伴隨著醉歌長吟。
圍墻外的樹應該已經開始凋零,和你的鬢發一樣布滿霜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描繪了送別的情景,以及對時光流轉、離別之情的感慨。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緒和對時光流轉不息的深切感受。
首兩句以“紅亭酒甕香,白面繡衣郎”開篇,通過顏色、氣味和服飾等描寫,為詩篇創造出一種濃郁的氛圍。紅亭中酒香撲鼻,使人聯想到歡聚之時的熱鬧場景,而“白面繡衣郎”則顯現出一個俊秀青年的形象。
接著的“砌冷蟲喧坐,簾疏雨到床”描繪了秋涼時分的景象,蟲聲嘈雜,雨滴穿過簾子打在床上,為整個畫面賦予了一種凄涼和寂寞感。這些描寫有助于營造出一種離別時的心情,暗示著主人公內心的愁緒。
在下兩句中,“鐘催離興急,弦逐醉歌長”揭示了時間的緊迫感和情感的高漲。鐘聲催促著分別,作者的離情之情在這時變得急切,弦樂隨著醉歌長吟,形成音樂與情感的交織,表達出詩人離別時復雜的內心體驗。
最后兩句“關樹應先落,隨君滿鬢霜”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關樹凋零、鬢發布滿霜雪,都是充滿象征意味的描寫,表達了歲月不饒人,時光無情的主題。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情感抒發,深刻表達了詩人在送別時所感受到的離愁別緒,同時也傳達了對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的深刻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畫面,引起讀者的共鳴。
“隨君滿鬢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shǎo yǐn nán tíng sòng zhèng shì yù guī dōng tái dé zhǎng zì
趙少尹南亭送鄭侍御歸東臺(得長字)
hóng tíng jiǔ wèng xiāng, bái miàn xiù yī láng.
紅亭酒甕香,白面繡衣郎。
qì lěng chóng xuān zuò, lián shū yǔ dào chuáng.
砌冷蟲喧坐,簾疏雨到床。
zhōng cuī lí xìng jí, xián zhú zuì gē zhǎng.
鐘催離興急,弦逐醉歌長。
guān shù yīng xiān luò, suí jūn mǎn bìn shuāng.
關樹應先落,隨君滿鬢霜。
“隨君滿鬢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