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怯漢川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怯漢川長”全詩
醉經秦樹遠,夢怯漢川長。
雨過風頭黑,云開日腳黃。
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李司諫歸京(得長字)》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司諫歸京(得長字)》是一首唐代詩,作者是岑參。這首詩主要是對李司諫離別之時的送行之作。
詩中描繪了李司諫與朋友的告別場面。詩人首先提到了李司諫對酒香的別離感,表達出對李司諫的思念之情。接著,詩人用春官駁正郎來形容李司諫,意思是李司諫擔任高官春官尚書,負責管理春宮,是個高官顯貴的人物。
詩中還提到了李司諫在行程中醉酒的情景,酒足以讓他不再感到疲憊和害怕。同時,行程中的景色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中描述了他在秦樹下醉酒,昏昏欲睡的情景,以及他在漢川長途行進時所感到的恐懼。
詩中還描繪了雨過后的天空顏色逐漸明亮的景象,詩人用黑、黃來形容風云色彩的變化。最后,詩人寄望李司諫能解放自己,勇敢起草,早日進入文昌,取得學問上的大成就。
整首詩以別離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行程中李司諫的酒醉、夢境和恐懼,以及天空逐漸明亮的景象,表達了對李司諫的送別之情,同時也寄望他在前程中能夠有所成就。詩意深沉,寓意豐富,給人以情感的共鳴和啟迪。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別酒為誰香,春官駁正郎。
醉經秦樹遠,夢怯漢川長。
雨過風頭黑,云開日腳黃。
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
譯文:
酒別離后,為誰散發著香氣?
李司諫是春官高官,被下令返回京城。
他在秦樹下醉酒遠行,又在漢川之上時感到害怕。
雨過后,風刮黑了天空,云散開后,陽光漸漸明亮。
請你放下煩惱,勇敢前行,早日取得學業成就。
這首詩敘述了詩人對李司諫離別時的思念和寄望,通過描繪李司諫的行程和情感變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祝福并寄托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的真摯情感和對友人的關切,同時也給人以啟示,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和對前行道路上的鼓勵。
“夢怯漢川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sī jiàn guī jīng dé zhǎng zì
送李司諫歸京(得長字)
bié jiǔ wèi shuí xiāng, chūn guān bó zhèng láng.
別酒為誰香,春官駁正郎。
zuì jīng qín shù yuǎn, mèng qiè hàn chuān zhǎng.
醉經秦樹遠,夢怯漢川長。
yǔ guò fēng tou hēi, yún kāi rì jiǎo huáng.
雨過風頭黑,云開日腳黃。
zhī jūn jiě qǐ cǎo, zǎo qù rù wén chāng.
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
“夢怯漢川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