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蹈東海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蹈東海死”全詩
向非孔仲尼,何異犬與羊。
所以路傍人,按劍默夜光。
近時青云士,豈無魯連子。
氣節茍不申,甘蹈東海死。
世人聞此言,棄之如敝屣。
投君勿復道,北風吹易水。
分類:
《重寄李子理》盧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寄李子理》是明代盧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麒麟從魯郊現身,商鉏預示著不祥。
你們向孔子,有何區別于犬與羊?
因此路邊的人,緊握劍默默發出光芒。
近來的青云士,難道沒有魯連子的風范?
如果氣節不堅守,甘愿葬身東海。
世人聽到這番話,將其拋棄如舊履。
不要再向你這投遞消息,北風吹著易水而去。
詩意:
《重寄李子理》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代風氣的不滿和對道德價值的思考。詩中以麒麟和商鉏作為象征,暗喻著道德高尚與墮落之間的對比。作者認為當時的人們對待孔子的學說和道德準則的態度與對待狗羊沒有區別,這是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評。詩中提到了劍和光芒,象征著道德的堅守與光明的力量。作者還對近來的士人表示懷疑,認為他們是否還具備魯連子(即魯迅)那樣的氣節和風范。最后,作者對世人對待這些道德思考的態度感到失望,認為他們將這些思考拋棄如舊鞋。最后一句表示作者不再向李子理投遞消息,暗示著他的決絕和離去。
賞析:
《重寄李子理》這首詩詞通過對當時社會風氣和道德觀念的批評,表達了作者對于道德價值的關注和思考。詩中使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將麒麟和商鉏作為象征,突出了道德高尚和墮落的對比。劍和光芒的意象則強調了道德堅守和光明的力量。整首詩的語言簡練明了,意境深遠。作者通過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揭示和批判,展現了他對道德價值的追求和對時代風氣的擔憂,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甘蹈東海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jì lǐ zǐ lǐ
重寄李子理
qí lín chū lǔ jiāo, shāng chú wèi bù xiáng.
麒麟出魯郊,商鉏為不祥。
xiàng fēi kǒng zhòng ní, hé yì quǎn yǔ yáng.
向非孔仲尼,何異犬與羊。
suǒ yǐ lù bàng rén, àn jiàn mò yè guāng.
所以路傍人,按劍默夜光。
jìn shí qīng yún shì, qǐ wú lǔ lián zi.
近時青云士,豈無魯連子。
qì jié gǒu bù shēn, gān dǎo dōng hǎi sǐ.
氣節茍不申,甘蹈東海死。
shì rén wén cǐ yán, qì zhī rú bì xǐ.
世人聞此言,棄之如敝屣。
tóu jūn wù fù dào, běi fēng chuī yì shuǐ.
投君勿復道,北風吹易水。
“甘蹈東海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