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痕狼籍上羅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香痕狼籍上羅巾”全詩
詩壇不遣前盟負,郎署應憐此會新。
歸騎已聞珂撼玉,留人莫待燭銷銀。
步兵故有風流在,傲殺金貂買醉人。
分類:
作者簡介(陸容)

陸容(1436—1497),字文量,號式齋,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今屬江蘇)人。生于明英宗正統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歲。性至孝,嗜書籍,與張泰、陸釴齊名,時號“婁東三鳳”。詩才不及泰、釴,而博學過之。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南京主事,進兵部職方郎中。西番進獅子,請大臣往迎,容諫止之。遷浙江右參政,所至有績。后以忤權貴罷歸,卒。生平尤喜聚書和藏書,根據其藏書編次有《式齋藏書目錄》。祝允明作有《甘泉陸氏藏書目序》,稱他才高多識、雅德碩學,購書多異本。錢謙益稱他“好學,居官手不釋卷,家藏數萬卷,皆手自讎勘”。病故后,其子陸伸,字安甫,匯列其書目,并以新得者,再總為經、史、子、集,合為若干卷。著有《世摘錄》、《式齋集》、《菽園雜記》十五卷,《四庫總目》王鏊稱為明朝記事書第一;又有《式齋集》,并行于世。
《嘗酒用前韻》陸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嘗酒用前韻》是明代詩人陸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飲盡君家碧甕春,
喝光了君家碧甕中的春酒,
香痕狼籍上羅巾。
香氣散布得到處都是,染上了羅紋的巾帕。
詩壇不遣前盟負,
詩壇不會讓前世所立下的誓言落空,
郎署應憐此會新。
朝廷應該珍惜這次相聚的新機會。
歸騎已聞珂撼玉,
返程的騎手已經聽到了珂瑚撞擊玉石的聲音,
留人莫待燭銷銀。
留下的人不要等到蠟燭燃盡,銀杯空空。
步兵故有風流在,
步兵中也有風流人物存在,
傲殺金貂買醉人。
他們自豪地殺死了穿金貂的富貴人,為了尋歡作樂。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酒宴的場景,將飲酒、詩詞、宴會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作者描述了喝光了主人家的春酒,香氣彌漫四周,留下了醉人的痕跡。他提到詩壇不會讓前世的承諾落空,朝廷應該珍惜這次會面的機會。在離開之際,他告誡留下的人不要等到蠟燭燃盡,要及早離去。詩中還提到了步兵中的風流人物,他們傲然殺死了富貴人,展現了他們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詞通過對飲宴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酒宴歡樂的享受和對詩詞的熱愛。同時,詩中還蘊含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以及對人生短暫和歡愉的把握。整體氛圍活潑歡快,展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
“香痕狼籍上羅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jiǔ yòng qián yùn
嘗酒用前韻
yǐn jǐn jūn jiā bì wèng chūn, xiāng hén láng jí shàng luó jīn.
飲盡君家碧甕春,香痕狼籍上羅巾。
shī tán bù qiǎn qián méng fù, láng shǔ yīng lián cǐ huì xīn.
詩壇不遣前盟負,郎署應憐此會新。
guī qí yǐ wén kē hàn yù, liú rén mò dài zhú xiāo yín.
歸騎已聞珂撼玉,留人莫待燭銷銀。
bù bīng gù yǒu fēng liú zài, ào shā jīn diāo mǎi zuì rén.
步兵故有風流在,傲殺金貂買醉人。
“香痕狼籍上羅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