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疑諳故舊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梁燕疑諳故舊情”全詩
庭花解笑升沉事,梁燕疑諳故舊情。
疏瀹此心臨水近,卷舒隨意看云行。
清談莫是清吟好,不誤蒼生自瘦生。
¤
分類:
作者簡介(陸容)

陸容(1436—1497),字文量,號式齋,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今屬江蘇)人。生于明英宗正統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歲。性至孝,嗜書籍,與張泰、陸釴齊名,時號“婁東三鳳”。詩才不及泰、釴,而博學過之。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南京主事,進兵部職方郎中。西番進獅子,請大臣往迎,容諫止之。遷浙江右參政,所至有績。后以忤權貴罷歸,卒。生平尤喜聚書和藏書,根據其藏書編次有《式齋藏書目錄》。祝允明作有《甘泉陸氏藏書目序》,稱他才高多識、雅德碩學,購書多異本。錢謙益稱他“好學,居官手不釋卷,家藏數萬卷,皆手自讎勘”。病故后,其子陸伸,字安甫,匯列其書目,并以新得者,再總為經、史、子、集,合為若干卷。著有《世摘錄》、《式齋集》、《菽園雜記》十五卷,《四庫總目》王鏊稱為明朝記事書第一;又有《式齋集》,并行于世。
《和彭性仁雜興(三首)》陸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彭性仁雜興(三首)》是明代陸容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榻無塵四顧清,
晚風涼似雨初晴。
庭花解笑升沉事,
梁燕疑諳故舊情。
疏瀹此心臨水近,
卷舒隨意看云行。
清談莫是清吟好,
不誤蒼生自瘦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寧靜清幽的境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通過描寫清新的環境,以及庭院中的花朵和燕子,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贊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純粹的清談和吟詠的追求,認為這樣的境界不會誤導他人,而是能讓自己更加充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種寧靜的生活境界,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平和與從容。以下是對各句的賞析:
一榻無塵四顧清:
"一榻無塵"表達了詩人生活清凈的狀態,沒有外界的紛擾和塵埃,心境寧靜。"四顧清"則表明詩人的視野開闊,心中無雜念,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
晚風涼似雨初晴:
"晚風涼似雨初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創造出一種清涼宜人的氛圍。晚風帶來的涼意仿佛是雨后初晴時的清新。
庭花解笑升沉事:
"庭花解笑"表達了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的姿態,也可以理解為花朵在欣賞詩人的詩意。"升沉事"則表示事物的興衰,生命的起伏和變化,與花朵的輕笑形成對比。
梁燕疑諳故舊情:
"梁燕"指的是停在梁上的燕子,表示燕子對于這個地方已經很熟悉,也可借喻人們對舊情的熟悉。詩人通過描寫燕子,抒發了對舊時情感的懷念和珍惜。
疏瀹此心臨水近:
"疏瀹"形容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清澈,"臨水近"表示詩人靠近水邊,感受到水的潺潺聲。這句表達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以及內心與外界的和諧。
卷舒隨意看云行:
"卷舒隨意"表達了自由自在的心境,任意卷起或展開,隨心所欲。"看云行"則是在欣賞云的變化,感受自然的美妙。
清談莫是清吟好,不誤蒼生自瘦生: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純粹的清談和吟詠的追求。詩人認為清談(指高尚的言談)不如清吟(指高尚的吟詠)好,因為清吟更能凝聚詩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表達。詩人并強調,這種追求并不會誤導他人,而是讓自己更加充實,不會讓自己過于追求物質而忽視精神層面的成長。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清涼的追求,以及對純粹心境和精神追求的堅持。同時,詩人也借此表達對舊時情感的懷念和對純粹藝術的推崇,強調了內心境界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富有意境和哲理,給讀者留下了一種靜謐而深思的印象。
“梁燕疑諳故舊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éng xìng rén zá xìng sān shǒu
和彭性仁雜興(三首)
yī tà wú chén sì gù qīng, wǎn fēng liáng shì yǔ chū qíng.
一榻無塵四顧清,晚風涼似雨初晴。
tíng huā jiě xiào shēng chén shì, liáng yàn yí ān gù jiù qíng.
庭花解笑升沉事,梁燕疑諳故舊情。
shū yuè cǐ xīn lín shuǐ jìn, juǎn shū suí yì kàn yún xíng.
疏瀹此心臨水近,卷舒隨意看云行。
qīng tán mò shì qīng yín hǎo, bù wù cāng shēng zì shòu shēng.
清談莫是清吟好,不誤蒼生自瘦生。
¤
“梁燕疑諳故舊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