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鳧共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葉縣鳧共去”全詩
葉縣鳧共去,葛陂龍暫還。
春云湊深水,秋雨懸空山。
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閑。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尋少室張山人,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尋少室張山人,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尋找少室張山人,聞說與偃師周明府一同入京都。
中峰山上修煉煉金術的客人,昨日游歷人間。
葉縣和鳧鳥一同離去,葛陂的神龍暫時歸還。
春天的云彩聚集在深水之上,秋雨懸掛在空山之間。
寧靜清澈的溪流上,只剩下空余的丹爐閑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尋找山中隱士張山人的故事。張山人被形容為中峰山上修煉煉金術的客人,他過去曾游歷人間,但現在聽說他與偃師的周明府一同前往京都。詩中還描述了一些景象,如葉縣和鳧鳥一同離去,葛陂的神龍暫時歸還,春天的云彩聚集在深水之上,秋雨懸掛在空山之間。最后,詩人以寧靜清澈的溪流和空余的丹爐來象征張山人的離去和留下的靜謐。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尋找張山人的旅程,通過描寫不同的景象和意象,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詩人以山水之景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對人世間事物的感慨。整首詩詞以凝練的文字和富有意象的描寫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特點,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以及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意境,給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葉縣鳧共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n shǎo shì zhāng shān rén, wén yǔ yǎn shī zhōu míng fǔ tóng rù dōu
尋少室張山人,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
zhōng fēng liàn jīn kè, zuó rì yóu rén jiān.
中峰煉金客,昨日游人間。
yè xiàn fú gòng qù, gé bēi lóng zàn hái.
葉縣鳧共去,葛陂龍暫還。
chūn yún còu shēn shuǐ, qiū yǔ xuán kōng shān.
春云湊深水,秋雨懸空山。
jì jì qīng xī shàng, kōng yú dān zào xián.
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閑。
“葉縣鳧共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