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憐蓬鬢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憐蓬鬢改”全詩
自憐蓬鬢改,羞見梨花開。
西掖誠可戀,南山思早回。
園廬幸接近,相與歸蒿萊。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春興思南山舊廬,招柳建正字》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興思南山舊廬,招柳建正字。
《春興思南山舊廬,招柳建正字》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岑參在春天的興起中,思念家鄉南山舊廬的景象,在柳樹下揮毫創作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興起,我想念家鄉的南山舊廬
邀請柳樹為我寫下這些字
這首詩以春天的到來為背景,喚起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作者提到自己長久以來沒有得到滿足,但春風又再次吹來,喚醒了他內心的歡愉。他看到梨花綻放,抬頭發現自己老去的白發,有些讓人感到慚愧。然而,這時他也懷念起故鄉的南山,希望早日回到那里。他希望擁有一座與西掖相似的宅邸,與朋友們一同回歸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唐代文人士人的思鄉情結和對家鄉的眷戀。詩中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充滿了濃厚的鄉愁色彩。同時,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也反映了他對人際關系和友情的重視,他渴望與朋友們一同回到故鄉,共度晚年。
整首詩情感真摯,描寫細膩,通過春天的來臨和柳樹的招引,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友情的向往。這種情感共鳴和對家鄉的眷戀是許多詩人共有的體驗,也是人們對故鄉情感的共同表達。
“自憐蓬鬢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xīng sī nán shān jiù lú, zhāo liǔ jiàn zhèng zì
春興思南山舊廬,招柳建正字
zhōng suì bù dé yì, chūn fēng jīn fù lái.
終歲不得意,春風今復來。
zì lián péng bìn gǎi, xiū jiàn lí huā kāi.
自憐蓬鬢改,羞見梨花開。
xī yē chéng kě liàn, nán shān sī zǎo huí.
西掖誠可戀,南山思早回。
yuán lú xìng jiē jìn, xiāng yǔ guī hāo lái.
園廬幸接近,相與歸蒿萊。
“自憐蓬鬢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