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還向止庵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心還向止庵求”全詩
鑿沼且留明月住,買山初為白云謀。
誰呼鐵笛先招鶴,自著蓑衣早放牛。
道在莫須同出處,此心還向止庵求。
分類:
《答夏憲副止庵見贈(二首)》羅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明代羅倫所作的《答夏憲副止庵見贈(二首)》。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答夏憲副止庵見贈(二首)》
高堂明鏡萬莖秋,
屋上西風撼不周。
鑿沼且留明月住,
買山初為白云謀。
誰呼鐵笛先招鶴,
自著蓑衣早放牛。
道在莫須同出處,
此心還向止庵求。
譯文:
明亮的鏡子照見了萬莖秋色,
屋頂上的西風吹得不安定。
挖掘池塘并讓明月停留,
購買山地初衷是為了與白云為伍。
是誰吹響了鐵笛先招來了鶴,
自己穿上蓑衣早早放牛。
修行之道不需要同一個起點,
我的心愿仍然向著止庵而去。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修行之道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修行的追求。詩中描述了明亮的鏡子映照出秋天的景色,屋頂上的西風搖動著,展現了秋天的凄涼之美。詩人通過挖掘池塘留下明月,購買山地與云為伍,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希望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愿望。
詩中還描繪了一幅田園牧歌的場景,有人吹響鐵笛招鶴,自己穿上蓑衣早早放牛,展示了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與自然的和諧。最后,詩人表達了修行之道不拘泥于同一個起點的思想,強調了個人修行的獨特性和自由選擇的重要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田園生活,展現了明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如明鏡和萬莖秋的對比、屋上西風撼不周的形象描繪、鑿沼且留明月住和買山初為白云謀的象征意義等,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
最后兩句"道在莫須同出處,此心還向止庵求"表達了詩人對修行之道的理解,強調了個人修行的獨立性和選擇的重要性。整首詩以自然和修行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田園生活,傳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
“此心還向止庵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xià xiàn fù zhǐ ān jiàn zèng èr shǒu
答夏憲副止庵見贈(二首)
gāo táng míng jìng wàn jīng qiū, wū shàng xī fēng hàn bù zhōu.
高堂明鏡萬莖秋,屋上西風撼不周。
záo zhǎo qiě liú míng yuè zhù, mǎi shān chū wèi bái yún móu.
鑿沼且留明月住,買山初為白云謀。
shuí hū tiě dí xiān zhāo hè, zì zhe suō yī zǎo fàng niú.
誰呼鐵笛先招鶴,自著蓑衣早放牛。
dào zài mò xū tóng chū chù, cǐ xīn hái xiàng zhǐ ān qiú.
道在莫須同出處,此心還向止庵求。
“此心還向止庵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