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乃罹于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雉乃罹于羅”全詩
福善與禍淫,此理今則那。
醇風日澆漓,笑談生矛戈。
陸行畏巉巖,水往多風波。
兀坐若無覺,秋風振庭柯。
分類:
《寓懷(二首)》羅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懷(二首)》是明代詩人羅周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兔正爰爰,雉乃罹于羅。
福善與禍淫,此理今則那。
醇風日澆漓,笑談生矛戈。
陸行畏巉巖,水往多風波。
兀坐若無覺,秋風振庭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分為兩首,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他對福禍命運的思考和對自然的觀察。
第一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福禍的思考。詩中提到兔子正自由自在地奔跑著,而雉(野雞)卻誤入了羅(陷阱)。這暗喻了福禍無常,福氣與禍患未必與個人的善惡行為相符。作者對于福禍這個命運之事感到困惑,認為這個道理在現今社會依然是難以理解的。
第二首詩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生的不安定。詩中描述了醇風吹拂、陽光灑落的美好景象,但同時也有笑談中產生的爭斗和戰亂。陸地行走者畏懼高巖峻峭,水流則會遭遇狂風和波濤。這些景象表達了人生的不穩定性和變化無常,暗示了人們在世間行走時需要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最后兩句“兀坐若無覺,秋風振庭柯”,表達了一種超脫的境界。作者坐在那里若無所覺,仿佛超越了人生的紛擾和變幻。秋風吹拂著庭院的柯條,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與人生的喜怒哀樂相比,顯得更加平靜和恬淡。
整首詩詞通過對福禍命運和人生變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疑惑和對自然的敬仰。它呈現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靜和寧靜的意境,傳遞給讀者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感悟。
“雉乃罹于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huái èr shǒu
寓懷(二首)
yǒu tù zhèng yuán yuán, zhì nǎi lí yú luó.
有兔正爰爰,雉乃罹于羅。
fú shàn yǔ huò yín, cǐ lǐ jīn zé nà.
福善與禍淫,此理今則那。
chún fēng rì jiāo lí, xiào tán shēng máo gē.
醇風日澆漓,笑談生矛戈。
lù xíng wèi chán yán, shuǐ wǎng duō fēng bō.
陸行畏巉巖,水往多風波。
wù zuò ruò wú jué, qiū fēng zhèn tíng kē.
兀坐若無覺,秋風振庭柯。
“雉乃罹于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