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此曲和人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由來此曲和人稀”全詩
色借玉珂迷曉騎,光添銀燭晃朝衣。
西山落月臨天仗,北闕晴云捧禁闈。
聞道仙郎歌白雪,由來此曲和人稀。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岑參
長安雪后似春歸,
積素凝華連曙暉。
色借玉珂迷曉騎,
光添銀燭晃朝衣。
西山落月臨天仗,
北闕晴云捧禁闈。
聞道仙郎歌白雪,
由來此曲和人稀。
中文譯文:
長安的雪后好像春天回來了,
雪花堆積成了素色,連著晨曦。
玉珂的顏色迷住了早起的騎士,
銀燭的光芒照亮了早朝的衣裳。
西山上的落月照耀著天官的陣容,
北闕上的晴云抬著禁闈。
聽說仙郎唱著白雪的歌,
可是這首曲子和人很少有共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雪后的早朝為背景,描述了長安城的宏偉氣象和宮廷的繁華場景。作者率真地描繪了雪后的美景,雪花如白玉一般潔白,與晨曦的曙光相連,給人以溫暖和希望。在這美景之下,早起的騎士們在雪地上匆匆行走,他們的領巾上染上了雪花的色彩,使得他們更加神秘和迷人。而宮廷內部的場景,銀燭的光芒照亮了朝廷的衣裳,昭示著王權的威嚴和富貴。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宏偉的景象,西山上的月光映照下著天官的陣容,北闕上的晴云托起著禁闈。這些場景展示了皇宮的莊嚴和權威,表現了帝王的威嚴和豪華。然而,詩的最后兩句傳達了一種深遠的思考,即仙郎演唱的白雪之歌并不為人所熟悉或共鳴。這可能是作者對宮廷繁華和紛亂的一種吐槽,也意味著在虛華的背后,人們往往無法真正理解和欣賞生活的美好。整首詩以雪后的早朝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樸實的敘述,展現了作者對美麗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帝王權勢和虛華背后的真實。
“由來此曲和人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í bù wáng yuán wài xuě hòu zǎo cháo jí shì
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cháng ān xuě hòu shì chūn guī, jī sù níng huá lián shǔ huī.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暉。
sè jiè yù kē mí xiǎo qí,
色借玉珂迷曉騎,
guāng tiān yín zhú huǎng cháo yī.
光添銀燭晃朝衣。
xī shān luò yuè lín tiān zhàng, běi quē qíng yún pěng jìn wéi.
西山落月臨天仗,北闕晴云捧禁闈。
wén dào xiān láng gē bái xuě, yóu lái cǐ qū hé rén xī.
聞道仙郎歌白雪,由來此曲和人稀。
“由來此曲和人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