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戢朱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火戢朱光”全詩
日夕涼猋發,大火戢朱光。
陰氣馴以至,草木率焜黃。
九六代為窮,龍戰血從橫。
堅冰自有時,圣人戒履霜。
分類:
《雜感六首(萬歷初,江陵當國時作)》梅鼎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感六首(萬歷初,江陵當國時作)》是明代梅鼎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鹍雞厲其羽,
玄鳥歸故鄉。
日夕涼猋發,
大火戢朱光。
陰氣馴以至,
草木率焜黃。
九六代為窮,
龍戰血從橫。
堅冰自有時,
圣人戒履霜。
譯文:
鹍雞振奮其羽毛,
神秘的玄鳥歸來故鄉。
日出日落,涼風逐漸吹,
巨大的烈火漸漸熄滅。
陰氣逐漸溫和,
草木開始變黃。
王朝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龍與敵人戰斗,鮮血橫流。
堅冰也有它存在的時候,
圣人告誡人們要小心踏上霜冰之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萬歷初年的時代背景,反映了作者對時局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以鹍雞和玄鳥作為隱喻,可能代表當時的朝廷和皇權。鹍雞厲其羽毛,意味著朝廷舉措力度大;玄鳥歸故鄉,可能指皇權回歸正常狀態。這兩句表達了當時政治局勢的緊張與恢復的狀態。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日夜的變化,涼風逐漸吹起,大火逐漸熄滅。這可能意味著時代的變遷和政治的變革,以及火熱的情緒逐漸冷卻。
接著的兩句描述了陰氣溫和,草木變黃,意味著時光流轉,事物漸入秋天。九六代為窮,龍戰血從橫,表達了國家的困境和動蕩不安的局面。
最后兩句,堅冰自有時,圣人戒履霜,提醒人們要警惕堅冰的存在,以及圣人的諄諄告誡。可以理解為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建議,呼吁人們要謹慎行事,避免冒險。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以及對時代變遷和政治動蕩的隱喻,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時局的憂慮和思考,同時也傳遞出對人們應該保持謹慎和警惕的呼喚。
“大火戢朱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liù shǒu wàn lì chū, jiāng líng dāng guó shí zuò
雜感六首(萬歷初,江陵當國時作)
kūn jī lì qí yǔ, xuán niǎo guī gù xiāng.
鹍雞厲其羽,玄鳥歸故鄉。
rì xī liáng biāo fā, dà huǒ jí zhū guāng.
日夕涼猋發,大火戢朱光。
yīn qì xún yǐ zhì, cǎo mù lǜ kūn huáng.
陰氣馴以至,草木率焜黃。
jiǔ liù dài wéi qióng, lóng zhàn xuè cóng héng.
九六代為窮,龍戰血從橫。
jiān bīng zì yǒu shí, shèng rén jiè lǚ shuāng.
堅冰自有時,圣人戒履霜。
“大火戢朱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