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向閑居寧論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向閑居寧論拙”全詩
身向閑居寧論拙,客來問字久無奇。
中廚黍熟焚枯后,小閣樽開釀菊時。
聞道窺園猶懶性,肯攜吟興過東籬。
分類:
《和董紫岡》莫如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董紫岡》是明代莫如忠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多年來我不再寫秋天的悲傷,
直到秋天結束,我才意識到江城已過去。
我身在閑居,無意談論自己的拙笨,
有客人來問我寫字的技巧,卻已久遠不再新奇。
中廚的黍米熟熱后已被燒盡,
小閣里的酒壇打開,釀造菊花的時節到了。
聽說別人窺探花園都懶得去,
我怎么會帶著吟詩的心情走過東籬呢?
詩意:
《和董紫岡》描繪了一個詩人的閑適生活,表達了他對秋天的思考和對浮世的冷漠。詩人在自己的閑居中,不再寫秋天的悲傷,直到秋天結束,他才察覺到江城已過去,時光流逝。他認為自己身處閑居,無需過多談論自己的拙笨,也不再引起他人對他寫字技巧的好奇。詩中描繪了中廚的黍米熟熱后被燒盡的景象,以及小閣中釀造菊花的時節,暗示著季節的更替和光陰的流轉。最后,詩人聽說別人都懶得去窺探花園,他也不愿意帶著吟詩的心情走過東籬,表達了他對世俗繁華的冷漠和對安寧生活的追求。
賞析:
《和董紫岡》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態度。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日常瑣事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時光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寧靜自得生活的向往。詩中采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通過描繪黍米熟熱后被燒盡和釀造菊花的時節,展現了季節更替和物華天寶的變化。詩人對世俗繁華的冷漠態度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感,突顯了他對心靈自由和平靜境界的追求。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和淡泊的情感,傳達了一種深邃而含蓄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人生、時光和追求的思考。
“身向閑居寧論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ǒng zǐ gāng
和董紫岡
pín nián bù fù fù qiū bēi, qiū jǐn jiāng chéng zuó shǐ zhī.
頻年不復賦秋悲,秋盡江城昨始知。
shēn xiàng xián jū níng lùn zhuō, kè lái wèn zì jiǔ wú qí.
身向閑居寧論拙,客來問字久無奇。
zhōng chú shǔ shú fén kū hòu, xiǎo gé zūn kāi niàng jú shí.
中廚黍熟焚枯后,小閣樽開釀菊時。
wén dào kuī yuán yóu lǎn xìng, kěn xié yín xìng guò dōng lí.
聞道窺園猶懶性,肯攜吟興過東籬。
“身向閑居寧論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