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日未傳青海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累日未傳青海箭”全詩
五陵霜露松楸近,千里風塵輦轂驚。
累日未傳青海箭,何人為掃黑山兵。
朱門金穴笙歌沸,野哭那聞動地聲。
¤
分類:
《庚戌秋書事八首》彭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庚戌秋書事八首》是明代詩人彭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滿胡天殺氣凝,
建牙吹角漢家營。
五陵霜露松楸近,
千里風塵輦轂驚。
累日未傳青海箭,
何人為掃黑山兵。
朱門金穴笙歌沸,
野哭那聞動地聲。
詩意:
這首詩以庚戌年(明代萬歷朝)秋天的情景為背景,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社會動蕩的景象。通過對戰場和宮廷兩個不同場景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批判和對社會動蕩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詞以月圓之夜為背景,描繪了胡人的殺氣彌漫天空,漢家軍隊建起防御工事吹響號角,展示了戰爭的緊張氛圍。接著,描寫了五陵地區的寒露灑在松楸樹上,暗示了戰爭的威脅已經逼近京城。隨后,描述了長途奔波的使者引起了輦轂的震動,表現了戰爭的迅猛與殘忍。
接下來的兩句“累日未傳青海箭,何人為掃黑山兵”表達了戰爭的延續和對戰爭發起者的質問。青海箭是古代傳遞緊急消息的一種手段,說明消息還未傳到,黑山兵指的是侵略者。詩人對于戰爭的持續和發動者的無辜質問,表達了他對戰爭的痛心和對和平的渴望。
最后兩句“朱門金穴笙歌沸,野哭那聞動地聲”則對比了宮廷和鄉野的巨大反差。朱門指的是皇宮,金穴指的是富貴之家,笙歌沸指的是宮廷的喧囂和繁榮。而鄉野中的野哭,則是指農民和普通百姓因戰亂而遭受的痛苦,他們的哭聲無法傳到宮廷,表達了社會動蕩帶來的不公和不平等。
整首詩通過對戰爭與和平、宮廷與鄉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痛心和對社會動蕩的憂慮,呼吁人們珍愛和平,反思戰爭帶來的苦難。
“累日未傳青海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ēng xū qiū shū shì bā shǒu
庚戌秋書事八首
yuè mǎn hú tiān shā qì níng, jiàn yá chuī jiǎo hàn jiā yíng.
月滿胡天殺氣凝,建牙吹角漢家營。
wǔ líng shuāng lù sōng qiū jìn, qiān lǐ fēng chén niǎn gǔ jīng.
五陵霜露松楸近,千里風塵輦轂驚。
lèi rì wèi chuán qīng hǎi jiàn, hé rén wéi sǎo hēi shān bīng.
累日未傳青海箭,何人為掃黑山兵。
zhū mén jīn xué shēng gē fèi, yě kū nà wén dòng dì shēng.
朱門金穴笙歌沸,野哭那聞動地聲。
¤
“累日未傳青海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