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秦失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笑談秦失鹿”全詩
笑談秦失鹿,去住楚亡羊。
白璧誰先碎,黃河空復長。
當時絕甬道,老大畏鷹揚。
分類:
《亞父墓》阮自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亞父墓》是明代文學家阮自華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君自入關將,如何身不王。
你曾經帶兵渡過關隘,怎能不成為王者。
笑談秦失鹿,去住楚亡羊。
我們輕松地談論秦國失去了一只鹿,而忽略了楚國失去了一只羊。
白璧誰先碎,黃河空復長。
珍貴的玉石誰會先碎裂,黃河卻一次次地沖刷而過,仍然在流淌。
當時絕甬道,老大畏鷹揚。
當時,山險峻峭,道路險惡,老人們畏懼著鷹的獵食。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國家興衰的感慨。詩人通過對歷史事件的點評,表達了對權力和統治者的思考,以及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首先,詩人通過對秦國失去一只鹿和楚國失去一只羊的描述,暗喻了統治者的無能和粗心大意,諷刺了他們對國家的管理不善。這種對權力的諷刺和批評,反映了詩人對當時政治現狀的關注。
其次,詩中提到的白璧和黃河,象征著珍貴的事物和壯麗的自然景觀。白璧誰先碎,黃河空復長,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的思考。即使珍貴的事物破碎,時間仍然不會停止,歷史仍然在繼續發展。
最后,詩人描述了當時道路險惡,老人們畏懼鷹的獵食的情景。這里可以理解為對弱者的關懷和對戰亂時期人們生活艱難的描繪。老人們畏懼鷹的獵食,也可以看作對統治者殘暴和不公的暗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事件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對權力和統治者的思考和批評,同時表達了對國家興衰和人民遭遇的關切。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詩意,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生的意義。
“笑談秦失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 fù mù
亞父墓
jūn zì rù guān jiāng, rú hé shēn bù wáng.
君自入關將,如何身不王。
xiào tán qín shī lù, qù zhù chǔ wáng yáng.
笑談秦失鹿,去住楚亡羊。
bái bì shuí xiān suì, huáng hé kōng fù zhǎng.
白璧誰先碎,黃河空復長。
dāng shí jué yǒng dào, lǎo dà wèi yīng yáng.
當時絕甬道,老大畏鷹揚。
“笑談秦失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