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皆由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進退皆由人”全詩
萬物貢所遭,通遏非緣身。
周禮盡地利,羲經發天真。
拯物有余資,寸璞山嶙峋。
君看乘輿者,進退皆由人。
¤
分類:
《感懷詩(四十首·有序)》桑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懷詩(四十首·有序)》是明代詩人桑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勾踐軾怒蛙,
鉏商腳祥麟。
萬物貢所遭,
通遏非緣身。
周禮盡地利,
羲經發天真。
拯物有余資,
寸璞山嶙峋。
君看乘輿者,
進退皆由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寓言的方式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一系列意象,呈現了對人們行為和命運的思考,強調了人類自身的力量和決定因素。
賞析:
詩中的意象多為古代神話中的動物和象征物,通過運用象征手法,呈現了桑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
首先,勾踐軾怒蛙,鉏商腳祥麟。這兩句描述了勾踐和商鞅這兩位歷史人物。勾踐是吳國的君主,他在擊敗越國后,將怒火發泄在蛙上,表達了對敵人的憤怒。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被描述為腳踩祥瑞的麒麟,意味著他擁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接下來的兩句萬物貢所遭,通遏非緣身,表達了對于社會等級制度的思考。萬物貢指的是各種物產和貢品,而通遏則指的是控制和限制。詩人認為社會等級制度不是由個人的身份和命運所決定,而是由人們的努力和智慧所塑造。
周禮盡地利,羲經發天真,這兩句表達了對于人類行為規范的思考。周禮指的是周朝制定的禮制,強調了地利與社會規范的關系。而羲經則指的是伏羲所著的《洪范》一書,認為其中包含了人類本真的智慧。
最后兩句拯物有余資,寸璞山嶙峋,強調了拯救萬物、改變世界的力量。拯物有余資表示人類有足夠的能力去拯救萬物,寸璞山嶙峋則形容人類潛力巨大,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寓言意象,表達了對社會現象和人類命運的思考,強調了人類自身的力量和決定因素。它呈現了作者對于當時社會的觀察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鼓舞人們去改變和影響自己的命運。
“進退皆由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shī sì shí shǒu yǒu xù
感懷詩(四十首·有序)
gōu jiàn shì nù wā, chú shāng jiǎo xiáng lín.
勾踐軾怒蛙,鉏商腳祥麟。
wàn wù gòng suǒ zāo, tōng è fēi yuán shēn.
萬物貢所遭,通遏非緣身。
zhōu lǐ jǐn dì lì, xī jīng fā tiān zhēn.
周禮盡地利,羲經發天真。
zhěng wù yǒu yú zī, cùn pú shān lín xún.
拯物有余資,寸璞山嶙峋。
jūn kàn shèng yú zhě, jìn tuì jiē yóu rén.
君看乘輿者,進退皆由人。
¤
“進退皆由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