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泥馬渡江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思泥馬渡江來”全詩
玉樹已消龍虎氣,青山長繞鳳凰臺。
城頭戰鼓連云起,沙觜殘潮帶月回。
萬里英魂歸未得,不思泥馬渡江來。
分類:
《白塔寺感懷》邵思文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塔寺感懷》是明代邵思文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塔寺的景象,以及作者對歷史滄桑和英雄壯麗的感慨之情。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浮屠千仞獨崔嵬,
宮殿巍巍盡劫灰。
玉樹已消龍虎氣,
青山長繞鳳凰臺。
城頭戰鼓連云起,
沙觜殘潮帶月回。
萬里英魂歸未得,
不思泥馬渡江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白塔寺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英雄壯麗的贊美。詩中揭示了一幅歷史長河中的輝煌景象,也抒發了作者對逝去的榮光和英魂的思念之情。
首節以"浮屠"形容白塔高聳入云,"千仞獨崔嵬"表示其高大壯麗的景象。接著,"宮殿巍巍盡劫灰"描述了曾經的宮殿都已蕩然無存,盡化為一片廢墟。
下節以"玉樹已消龍虎氣"表達了曾經的光輝和氣勢已經消失殆盡,"青山長繞鳳凰臺"則描繪了青山環繞著鳳凰臺的美麗景色,傳遞出一絲希望與生機。
最后兩句以"城頭戰鼓連云起"描述了戰鼓聲震天,云煙彌漫的戰場景象,"沙觜殘潮帶月回"則描繪了沙灘上的殘云和退潮時的月光,營造出一種凄涼而壯美的氛圍。
整首詩通過對白塔寺景象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歷史滄桑和英雄壯麗的感懷之情。詩中表達了對曾經輝煌的景象的緬懷,對逝去的光輝和英靈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英雄壯麗的永恒價值。
“不思泥馬渡江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tǎ sì gǎn huái
白塔寺感懷
fú tú qiān rèn dú cuī wéi, gōng diàn wēi wēi jǐn jié huī.
浮屠千仞獨崔嵬,宮殿巍巍盡劫灰。
yù shù yǐ xiāo lóng hǔ qì, qīng shān cháng rào fèng huáng tái.
玉樹已消龍虎氣,青山長繞鳳凰臺。
chéng tóu zhàn gǔ lián yún qǐ, shā zī cán cháo dài yuè huí.
城頭戰鼓連云起,沙觜殘潮帶月回。
wàn lǐ yīng hún guī wèi dé, bù sī ní mǎ dù jiāng lái.
萬里英魂歸未得,不思泥馬渡江來。
“不思泥馬渡江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