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極來千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極來千里”全詩
隔江皆虜聚,問地半胡名。
鼙鼓連山動,風沙拂面生。
和戎謀已拙,兩鬢雪花明。
分類:
《寄權正卿》申叔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權正卿》是明代詩人申叔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極來千里,
邊城月再盈。
隔江皆虜聚,
問地半胡名。
鼙鼓連山動,
風沙拂面生。
和戎謀已拙,
兩鬢雪花明。
詩意:
這首詩詞以邊塞之地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邊境困境的思考和感嘆。詩中描繪了東方的使者千里奔襲而來,邊城的月亮再次圓滿。河隔之處,敵寇聚集,但他們的名字卻只占據了一部分土地。戰鼓聲連綿不斷,風沙撲面而來。盡管作者懷有平息戰亂的愿望,但他承認自己的謀略已經變得愚拙,兩鬢的白發像雪花一樣明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戰亂邊塞的凄涼景象,展示了作者對時局的關切和對和平的渴望。通過對東方使者的描寫,詩中透露出一種遠行的艱辛和奔波的意味。邊城的月亮再次圓滿,似乎是對邊塞守衛的勇士們的鼓勵和嘉獎。然而,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邊境困境的憂慮,隔江的虜敵聚集,戰鼓聲震耳欲聾,風沙撲面而來,形成了一種緊張和壓迫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智的自謙,他承認自己的戰略已經變得愚拙,但他的兩鬢卻因歲月的磨礪而生出明亮如雪花的白發,展示了歲月滄桑和經歷的深刻。整首詩詞通過寥寥數語,展現了邊塞守衛的艱辛、邊境戰亂的殘酷和作者對和平的向往,給人一種深沉而凄涼的感受。
“東極來千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uán zhèng qīng
寄權正卿
dōng jí lái qiān lǐ, biān chéng yuè zài yíng.
東極來千里,邊城月再盈。
gé jiāng jiē lǔ jù, wèn dì bàn hú míng.
隔江皆虜聚,問地半胡名。
pí gǔ lián shān dòng, fēng shā fú miàn shēng.
鼙鼓連山動,風沙拂面生。
hé róng móu yǐ zhuō, liǎng bìn xuě huā míng.
和戎謀已拙,兩鬢雪花明。
“東極來千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