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蕨捐糜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筍蕨捐糜后”全詩
燕來他壘惑,蜂出一村知。
筍蕨捐糜后,鶯花謝事時。
篋紈應有喜,聞已捉蒲葵。
分類:
《初夏即事三首》沈德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夏即事三首》是明代沈德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晴覺人情豫,
暄于物態宜。
燕來他壘惑,
蜂出一村知。
筍蕨捐糜后,
鶯花謝事時。
篋紈應有喜,
聞已捉蒲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初夏的景物和現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萬物生機勃勃、人間喜悅的感慨和贊美。
首先,詩的開篇寫道“晴覺人情豫,暄于物態宜”。這里的“晴覺人情豫”意味著晴朗的天氣讓人心情舒暢,萬物的狀態也適宜生長繁衍。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他對初夏時節宜人氣候和物態的喜愛。
接下來的兩句“燕來他壘惑,蜂出一村知”描繪了燕子和蜜蜂的活動。燕子飛來飛去,在他們的巢穴上構筑巢壘,而蜜蜂則在蜂巢中忙碌。這里的意象傳達出了勤勞和活躍的意味,也暗示了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活動和繁衍。
接著的兩句“筍蕨捐糜后,鶯花謝事時”描繪了竹筍和蕨菜的生長和鶯花的凋謝。初夏時節,竹筍和蕨菜已經成熟,可以供人們食用。而鶯花已經謝去,預示著春天的花季已經過去。這里通過對植物的描繪,表達了季節的變換和生命的輪回。
最后兩句“篋紈應有喜,聞已捉蒲葵”表達了作者在收到一件喜訊后的喜悅之情。篋紈指的是儲藏衣物的箱子,意味著作者收到了好消息。而“捉蒲葵”可能是指蒲葵的香氣撲鼻,暗示著喜事的到來。這里通過描寫作者的喜悅,給整首詩詞營造了一個歡愉的氛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初夏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季節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生活中喜事的期待和喜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示了明代文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關注。
“筍蕨捐糜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xià jí shì sān shǒu
初夏即事三首
qíng jué rén qíng yù, xuān yú wù tài yí.
晴覺人情豫,暄于物態宜。
yàn lái tā lěi huò, fēng chū yī cūn zhī.
燕來他壘惑,蜂出一村知。
sǔn jué juān mí hòu, yīng huā xiè shì shí.
筍蕨捐糜后,鶯花謝事時。
qiè wán yīng yǒu xǐ, wén yǐ zhuō pú kuí.
篋紈應有喜,聞已捉蒲葵。
“筍蕨捐糜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