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每不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王每不居”全詩
旗門芳草合,輦路小槐疏。
殿閉山煙滿,窗凝野靄虛。
豐年多望幸,春色待鑾輿。
分類:
《昌年宮之作》豆盧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昌年宮之作
但有離宮處,君王每不居。
旗門芳草合,輦路小槐疏。
殿閉山煙滿,窗凝野靄虛。
豐年多望幸,春色待鑾輿。
中文譯文:
昌盛年間,有著宮殿,但君王卻很少住在這里。
宮門外芳草蔓延,輦道上的小槐樹稀疏。
宮殿里緊閉著,山煙彌漫,窗戶凝結著田野的靄氣,虛幻飄渺。
豐收年景下,人們多盼望著君王的幸福,春天的美景等待著君王的駕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昌盛年間的皇宮,但卻強調了君王對宮殿的疏遠。盡管宮殿美麗,但君王卻很少居住在那里,可能是因為他更喜歡外出巡游,或者是他忙于政務之中。詩中描繪的旗門芳草合、輦路小槐疏以及殿內的山煙和窗外的野靄虛,表現出一種寧靜而空曠的景象。人們期待著豐年的來臨,希望君王能夠幸福,同時也期待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昌盛年間的皇宮及君王的離宮生活,通過對宮殿和景觀的描繪,傳達了君王與皇宮的淡漠關系。詩人通過描繪宮門芳草合、輦路小槐疏,以及殿內山煙彌漫、窗外野靄虛的情景,表現了皇宮的寧靜與空曠。詩的最后一句中,詩人展現了人們對于豐年和春天的盼望,也象征了人們對君王的期待與祝福。整首詩簡練而深情,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傳達出對昌盛年代背后的思考和留戀之情。
“君王每不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āng nián gōng zhī zuò
昌年宮之作
dàn yǒu lí gōng chù, jūn wáng měi bù jū.
但有離宮處,君王每不居。
qí mén fāng cǎo hé, niǎn lù xiǎo huái shū.
旗門芳草合,輦路小槐疏。
diàn bì shān yān mǎn, chuāng níng yě ǎi xū.
殿閉山煙滿,窗凝野靄虛。
fēng nián duō wàng xìng, chūn sè dài luán yú.
豐年多望幸,春色待鑾輿。
“君王每不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