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衣冠更制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武衣冠更制度”全詩
九華宮殿燕王府,百辟門庭戍卒家。
文武衣冠更制度,綺羅巷陌失繁華。
氈車盡載天魔去,唯有鶯銜御苑花。
¤
分類:
《壬子秋過故宮(十九首)》宋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壬子秋過故宮(十九首)》是宋訥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壬子秋過故宮(十九首)
扶運匡時計已差,
青山重疊故京遮。
九華宮殿燕王府,
百辟門庭戍卒家。
文武衣冠更制度,
綺羅巷陌失繁華。
氈車盡載天魔去,
唯有鶯銜御苑花。
譯文:
壬子年的秋天過去了,故宮已經顯得頹敗不堪,青山重疊覆蓋著古都的容顏。曾經華美的九華宮殿如今成了燕王的府邸,百官的門庭上站著的都是戍卒家屬。
文官武將的衣冠禮儀也發生了改變,繁華的巷陌上不再有華麗的綺羅,失去了昔日的繁榮。氈車已經不再載著天魔離開,只有鶯鳥依然銜著御苑中的花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故宮的頹敗景象。作者通過對故宮的描寫,反映了明代王朝的衰落和社會的動蕩不安。詩中提到的九華宮殿和燕王府,象征著昔日王朝的輝煌和權貴的榮耀,而如今這些宮殿卻被軍隊占據,顯示出政權的動蕩和混亂。
作者還通過描述文武衣冠的改變,表達了時代的變遷和價值觀的轉變。昔日的繁華巷陌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繁榮,綺羅華美的景象不再存在,這也反映了社會的動蕩和文化的衰敗。
最后,作者通過對氈車和鶯銜花的描繪,展示了故宮中依然存在的美麗和生機。氈車載著天魔離開,象征著戰亂和混亂的結束,而鶯鳥依然銜著花朵,展示了自然界中的恢復和生機。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明代故宮的描繪,表達了政權動蕩、社會衰敗和希望的寄托。它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歷史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遷所帶來的情感和思考。
“文武衣冠更制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zǐ qiū guò gù gōng shí jiǔ shǒu
壬子秋過故宮(十九首)
fú yùn kuāng shí jì yǐ chà, qīng shān chóng dié gù jīng zhē.
扶運匡時計已差,青山重疊故京遮。
jiǔ huá gōng diàn yàn wáng fǔ, bǎi pì mén tíng shù zú jiā.
九華宮殿燕王府,百辟門庭戍卒家。
wén wǔ yì guān gèng zhì dù, qǐ luó xiàng mò shī fán huá.
文武衣冠更制度,綺羅巷陌失繁華。
zhān chē jǐn zài tiān mó qù, wéi yǒu yīng xián yù yuàn huā.
氈車盡載天魔去,唯有鶯銜御苑花。
¤
“文武衣冠更制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